改进灌溉方式大多桔园采用漫灌法灌溉,常因土壤板结、造成渗水缓慢,因地表径流严重,蒸发量大,严重影响灌溉效率。结合我区柑桔园的地势和水源情况,应改进地面灌溉的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式。
1、沟灌:沟灌是地面灌溉较的技术,较畦灌省水1/3。另外,沟灌后的地面蒸发也较畦灌溉少得多。其方法是:清理桔树行间大沟,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水从大沟流入环状沟,逐株浸灌。丘陵梯地可利用背
果树微灌供应商
改进灌溉方式大多桔园采用漫灌法灌溉,常因土壤板结、造成渗水缓慢,因地表径流严重,蒸发量大,严重影响灌溉效率。结合我区柑桔园的地势和水源情况,应改进地面灌溉的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式。
1、沟灌:沟灌是地面灌溉较的技术,较畦灌省水1/3。另外,沟灌后的地面蒸发也较畦灌溉少得多。其方法是:清理桔树行间大沟,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水从大沟流入环状沟,逐株浸灌。丘陵梯地可利用背沟输水。灌后应适时覆土和松土,以减少地面蒸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该技术以其高节水节肥率得到了的大力支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地孔渗灌法:在桔树四周,挖3-5个洞孔,直径15-20CM,深60-80CM,然后往孔中塞入细树枝或稻草。灌溉水时将水注入地孔内。该法不但能迅速使水渗入桔树根部,而且比漫灌节水,还可减少或避免漫灌使土壤和树体水分状况发生剧烈变化导致的裂果、落叶及落果现象。地面灌溉施肥地面灌溉施肥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生产中。
三、喷施抗旱剂化学节水剂中黄腐酸是一种多功能调节植物生长型的抗蒸腾剂。树冠喷施后能缩小气孔开张度,抑制叶片蒸腾;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根系活动,加快吸收运转;减慢土壤水分消耗,改善植株水分状况。喷施一次有效期长达12―20天。可选用果大生1500―2000倍液或旱1000倍液,于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喷洒树冠,间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喷施2―3次。四、沟渠蓄水丘陵山地桔园,及时做好梯壁内沟二端封堵,充分利用阵雨和雷阵雨蓄水,提高桔园土壤持水率。
四、沟渠蓄水丘陵山地桔园,及时做好梯壁内沟二端封堵,充分利用阵雨和雷阵雨蓄水,提高桔园土壤持水率。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要技术要领须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首先是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方式可采用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特别忌用大水漫灌,这容易造成氮素损失,同时也降低水分利用率。本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是极易发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
二、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器阀门、水泵肥泵等。
三、选择适宜肥料种类。可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包括中外产品);如果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须经过过漏,以免堵塞管道。
四、灌溉施肥的操作。
1.肥料溶解与混匀:施用液态肥料时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必要时分离,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
2.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
3.灌溉施肥的程序分3个阶段:一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
总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水肥一体化推广也有很多年了,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农业的持续升温,各种资金的流入,家庭农场,中、大型农场的不断增加,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喷灌、滴灌技术为基础,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根据土壤墒情、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将适当比例的肥料和灌溉水兑在一起,将肥水均匀、定时、定量地喷洒在作物生长区域。

滴灌将水分供应到作物根系分布范围的土壤,加上配备管网输水,减少了输水损失,水资源利用率可达95%以上。而传统灌溉方法因渠道和畦沟渗漏、蒸发等损失,水利用率一般为45%,两者相比水利用率提高约1倍。因此,应用滴灌大大节约了灌溉用水,同时也节约了灌溉用电,还大幅度减少了灌溉用工,较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滴灌将水分供应到作物根系分布范围的土壤,加上配备管网输水,减少了输水损失,水资源利用率可达95%以上。而传统灌溉方法因渠道和畦沟渗漏、蒸发等损失,水利用率一般为45%,两者相比水利用率提高约1倍。地域辽阔,但水资源短缺,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时空分布也不均匀,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生产力布局极不匹配。因此,应用滴灌大大节约了灌溉用水,同时也节约了灌溉用电,还大幅度减少了灌溉用工,较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