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系列轧机具有以下特点:(a)具有良好的板凸度和板形控制能力,由于它的中间辊可以轴向移动,改变了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应力状态,消除了有害的接触应力,使工作辊弯曲减小,由于带材边部减薄量减少,减少了裂边和切边量,轧制成才率可提高1-2%;(b)可采用小直径工作辊、大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和连轧机机架数量;另一种是传动支撑辊,工作辊靠摩擦带动,前者多用于热轧钢板和较厚的冷轧
制造轧钢设备
HC系列轧机具有以下特点:(a)具有良好的板凸度和板形控制能力,由于它的中间辊可以轴向移动,改变了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应力状态,消除了有害的接触应力,使工作辊弯曲减小,由于带材边部减薄量减少,减少了裂边和切边量,轧制成才率可提高1-2%;(b)可采用小直径工作辊、大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和连轧机机架数量;另一种是传动支撑辊,工作辊靠摩擦带动,前者多用于热轧钢板和较厚的冷轧钢板生产。(c)工作辊可不带原始凸度,以减少磨辊、换辊次数及备用辊的数量。
据统计,从1972年到2000年,共计供货359台。
HC系列轧机具有以下特点:
(a)具有良好的板凸度和板形控制能力,由于它的中间辊可以轴向移动,改变了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应力状态,消除了有害的接触应力,使工作辊弯曲减小,由于带材边部减薄量减少,减少了裂边和切边量,轧制成才率可提高1-2%;(b)可采用小直径工作辊、大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和连轧机机架数量;这种轧机的轧辊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如钢管轧制中采用斜轧原理轧制的轧辊有圆锥形、腰鼓形或盘形。(c)工作辊可不带原始凸度,以减少磨辊、换辊次数及备用辊的数量。
轧机按轧辊布置形式及位置分类,可分为:
1)轧辊水平布置的轧机,一般初轧机、型钢轧机、钢板轧机、线材轧机都属于这一类;
2)轧辊直立布置的轧机,在连续式型钢及钢坯轧机、钢板轧机、带钢轧机及线材轧机中都有直立布置轧辊的机座,它专门用于轧制轧件的侧面(图8a);
3)水平轧辊及直立轧辊混合布置的轧机,如二辊式、三辊式万1能轧机及万1能式钢梁轧机的轧辊都是水平及直立混合布置的(图8b、c、d、e、f);
4)轧辊斜置的轧钢机,生产无缝钢管的穿孔机、钢球轧机等都属于这一类(图9);
5)轧辊以特殊形式布置的轧机,如各机架轧辊互成90o,并分别与地面成45°或15°/75°的线材轧机。它取消了一般线材轧机的扭转导板,称为无扭转线材轧机。又如轧辊按“Y”型布置的线材轧机,工作辊既自转又绕支撑辊旋转的行星轧机等。
辊身形状轧辊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辊身形状分为圆柱形和非圆柱形,前者主要用于板材、带材、型材和线材生圆辊产,后者主要用于管材生产。是否接触轧件按是否接触轧件分为工作轧辊和支承辊。直接接触轧件的轧辊称工作轧辊;为增加工作轧辊的刚度和强度而置于工作轧辊背面或侧面又不直接接触轧件的轧辊称支承辊。使用机架按使用机架分为初轧辊、粗轧辊、中间轧辊和精轧辊。按轧材的品种分为板带轧辊、轨梁轧辊、线材轧辊和管材轧辊等。又如轧辊按“Y”型布置的线材轧机,工作辊既自转又绕支撑辊旋转的行星轧机等。还可按轧制时轧件的状态分为热轧辊和冷轧辊。
防止断裂方法:
防止断裂应该从减小制造残余应力,机械应力,组织应力和热应力四方面进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制造残余应力会在热处理过程中消除,并且会随着轧辊的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渐消除,因此新轧辊存放一段时间再使用,能够降低断辊风险。避免较大机械应力的方法主要是避免过冷1钢。降低组织应力的方法是通过热处理将辊身工作层残余奥氏体含量控制在小于5%以下。轧钢机按轧机布置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单机座轧机,轧制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同一架轧机上进行(图1a)。减小热应力的办法是在轧钢过程中对轧辊进行良好的冷却。制造残余应力,机械应力,组织应力和热应力是造成高铬钢轧辊断裂的主要原因,良好的热处理,轧制条件和冷却可以有效防治高铬钢轧辊断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