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壳体:双平行流换热器,主要用于冷凝和蒸发的工况下,而且壳体中不使用折流板。G/H型壳体的优点是传热温差大,比E型要高。
J型壳体:分流壳体,一是适用于壳体气相压降较大,振动解决不了的情况;二是用于再沸器,相对于E型使得传热的效果比较稳定;三是用于部分冷凝的工况,其缺点则是传热温差较小,传热系数也不大。
K型壳体:主要用于管程热介质,壳侧蒸发的工况,在废热回收条件
家用管壳式换热机组生产厂家
H型壳体:双平行流换热器,主要用于冷凝和蒸发的工况下,而且壳体中不使用折流板。G/H型壳体的优点是传热温差大,比E型要高。
J型壳体:分流壳体,一是适用于壳体气相压降较大,振动解决不了的情况;二是用于再沸器,相对于E型使得传热的效果比较稳定;三是用于部分冷凝的工况,其缺点则是传热温差较小,传热系数也不大。
K型壳体:主要用于管程热介质,壳侧蒸发的工况,在废热回收条件下使用。
X型壳体:冷热流体属于错流流动,其优点是压降非常小,当采用其他壳体发生振动,且通过调整换热器参数无法消除该振动时可以使用此壳体形式,其不足之处是流体分布不均匀,X型壳体并不经常使用。
管壳式换热器与列管式换热器在结构上是相同的,不过在使用方式上是不一样的。
在列管式中,进料液体通过管侧(即管内),冷却水通过壳侧(管与壳之间),壳侧与管内相反。
管壳式换热器由管壳、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组成。壳体多为圆柱形,内有牵制,牵制两端固定在管板上。换热用的冷热流体有两种: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侧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侧流体。为了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系数,凡是在管壳内设置几个折流板。折流板可以提高壳程内的流体速度,使流体按规定的距离多次穿过牵制,提高流体的紊流度。换热管可以在管板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支配。等边三角形支配紧凑,管外流体紊流度高,传热系数大;方形支配便于管外清洗,适合易结垢的流体。
螺旋板冷凝器介质接触部分的材质,碳素钢为Q235A、Q235B、不锈钢酸港为SUS321、SUS304、3161。其它材质可根据用户要求选定。 螺旋板冷凝器的允许工作温度:碳素钢的t=0-+350℃。不锈钢酸钢的t=-40-500℃。升温范围按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选用本设备时,应通过恰当的工艺计算,使设备通道内的流体达到湍流状态。(一般液体流速1m/Sec气体流速10m/Sec).设备可卧放或立放,但用于蒸气冷凝时只能立放,用于行业必须进行整体热处理,以消除应力。 螺旋板冷凝器在选用设备的时候,应该通过适当的工艺计算,这样可以是哦设备通道内的液体达到湍流状态(一般液体速度≥0.5m/s;气体≥10m/s)。设备可卧放或立放,但用于蒸汽冷凝时只能立放。用于行业必须进行整体热处理,以消除应力。当通道两侧流量值差较大时,可采用不等间距通道来优化工艺设计。
大型螺旋板冷凝器是由两段螺旋板对接构成的,当然根据需要可选取多段;对接时应保持螺旋板直径较大一端在上,而两直径较小端进行对焊,对焊后的螺旋板的外部壳体仍为圆柱形,并在上、下两端设置半球形的封头,封头上分别设有蒸气入口,冷凝水出口。壳体侧壁上设冷却水入口,出口,在壳体中部和封头上分别设置入孔,在靠近封头的壳体上还固定有抽气口,以便抽真空。 大型螺旋板冷凝器工作时冷却水入口通入冷却水,经通道至出口,被冷凝蒸气从入口进入冷凝器随之被冷凝,冷凝水随螺旋板螺旋方向流下并从冷凝水出口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换热面积可由原来的260m2增加至800-1000m2,工作效率是原来的3-4倍,且冷凝效果十分显著。在实现相同换热面积的情况下可大幅度降低能耗。 作为一种新型换热器,大型螺旋板冷凝器不仅传热服从好,运行稳固性高,还可进行多台配合;由于设置装备部署布局紧凑,体积小,外外貌积小,而且由于靠近常温的流体从外边沿通道流过,所以可不必保温,操纵稳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