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静态容许偏差管理值,按照作业验收、经常养、临时补修和限速(160km/h)进行管理。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作业验收管理值为周期检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作业后的质量检查标准;经常保养管理值为轨道应经常保持的质量管理标准;临时补修管理值为应及时进行轨道整修的质量控制标准限速管理值为保证列车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需进行限速的控制标准。
车辆动力学指标包括脱轨系数
铸造铁垫板推荐
道岔静态容许偏差管理值,按照作业验收、经常养、临时补修和限速(160km/h)进行管理。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作业验收管理值为周期检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作业后的质量检查标准;经常保养管理值为轨道应经常保持的质量管理标准;临时补修管理值为应及时进行轨道整修的质量控制标准限速管理值为保证列车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需进行限速的控制标准。
车辆动力学指标包括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横向力,横向力和垂向力通过综合检测列车的测力轮对来测量。
结构养护标准1.应根据线路允许速度等运营条件采用相应的可动心轨无缝道岔,道岔各部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2.查照间隔(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3.护轨轮缘槽宽度为42mm,容许误差为-1~+3mm,斥离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小距离不小于63mm。4.岔后到发线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该道岔曲线半径,超高不应大于15mm,顺坡率不应大于2%。

道岔扣件系统及其零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1)道岔扣件系统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各零部件应保持,作用良好。(2)应使用铁路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螺栓保持润滑状态。(3)不得对转辙器滑床台涂油,辙叉滑床台可固体润滑剂。各部位螺栓涂油时不得污染橡胶垫板、弹性铁垫板和弹性基板。
扣件有以下伤损情况,应及时更换:①岔枕螺栓、T形螺栓折断或严重锈蚀。②调高垫板损坏。③弹性铁垫板或弹性基板的橡胶与铁件间严重开裂。④弹条、弹性夹、拉簧、弹片等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弹性夹离缝、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⑤轨距块、挡板、缓冲调距块、偏心锥等严重磨损。⑥套管失去固定螺栓的能力。⑦垫板、滑床板、护轨垫板的焊缝开裂。⑧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⑨弹性垫板静刚度值超过设计上限的25%⑩橡胶垫板、弹性铁垫板或弹性基板压溃、变形或作用不良。
辊轮系统及其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1)辊轮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各零部件应保持,作用良好。(2)闭合状态下,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1~2mm;辊轮顶面应高于滑床台上表面1~3mm;CN系列道岔有一个辊轮压在尖轨下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1~2mm。(3)辊轮槽排水孔应保持畅通。(4)辊轮上、下部分联结螺栓松动、折断、缺失或辊转动不灵活、破损时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预防整治措施(1)如果是辙叉位置不对称,就需先用钢尺丈量方法或绳正法确定两个钝角辙又使其对称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窜轨,拨正央辙叉,使辙叉尖保持在相对称位置。(2)如果是钝角辙叉的护轨折角被轮背磨成弧,影响了护轨作用,造成撞尖,就需要用焊补的办法,调整辙叉护轨折角。(3)如果是钝角辙叉轨距或查照间隔尺寸偏差造成车轮撞尖,就要先拨正钝角辙叉与轨道的方向,改正轨距,再做好护轨轮缘槽标准宽度,使钝角辙叉的查照间隔尺寸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交叉渡线因受线间距和地形条件的限制,线间不标准,组成的交叉渡线为非标准型,加之类型较多,有的是标准配套设备,有的是采不同类型的同号道岔拼装而成。

1、该铁路轨下弹性垫板,通过设置上垫板顶部的上凹槽和上垫板底部的下凹槽,对轨道受到的力进行初步的缓冲减震,通过设置吸音板减小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所接触到的噪音,当受到较大的压力时,通过夹层垫内部填充块来承受大部分的压力荷载,通过设置缝隙,当填充块受到压力变形时,缝隙逐渐填满填充块的变形量从而减小填充块因压力产生的变形,通过设置减震孔,对轨下进行再次缓冲,减少了对上垫板和下垫板的损伤。
2、该铁路轨下弹性垫板,通过设置挡板,能够使轨道固定在两个挡板之间,通过设置弹条,使弹条与轨道相连接的一端对轨道起到压紧固定的作用,通过设置螺旋道钉,通过拧紧螺旋道钉顶部的压紧螺帽,能够使轨道、弹条和挡板与轨枕压紧固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