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提取法,即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以达到激化提取溶媒渗透、溶解、扩散活性的提取工艺。同时,该工艺为贵重油料的制取提取开劈出一条新的途经,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需控制CO2处于临界温度(31.05℃)和临界压力(7.38MPa)以上,使得CO2处于超临界温度和超临界压力状态并具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以其为溶剂,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
食用油代加工
超声波提取法,即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以达到激化提取溶媒渗透、溶解、扩散活性的提取工艺。同时,该工艺为贵重油料的制取提取开劈出一条新的途经,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需控制CO2处于临界温度(31.05℃)和临界压力(7.38MPa)以上,使得CO2处于超临界温度和超临界压力状态并具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以其为溶剂,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扩散作用溶解原料的目标成分,形成超临界CO2负载相,然后降低载气的压力或升高温度,使超临界CO2的溶解度降低,从而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
精炼油设备特点
油脂半连续精炼技术由毛油连续过滤、间歇式中和、水洗、脱水、离心机连续脱皂、间歇式干燥、脱色和脱臭等工序组成。许多油脂学者寻找和发明许多新的脱酸方法,包括生物脱酸(或生物精炼)、化学再酯化脱酸、溶剂萃取脱酸、超临界萃取脱酸、膜分离技术脱酸、分子蒸馏脱酸、液晶态脱酸等。该工艺具有配套设备简单、操作运行可靠、电耗低、精炼率优于间歇式、油量稳定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以用于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米糠油、猪油和牛油等动物油脂的精炼。
半连续化精炼工艺及成套设备可以改变中小型油厂的操作环境,提高油品,增加油厂的经济效益,比间歇式炼油工艺提高精炼率1%左右,是我国中小型油厂较理想的炼油工艺及设备。产量:可生产符合要求的一、二级油和烹调油、色拉油。
小型精炼设备的过滤处理主要包含初步过滤、加碱中和、油皂分离后的静置沉淀、水洗、预脱色、脱色以及在脱臭锅中脱臭处理等几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个环节对时间的把握很关键,比如将分离皂脚后的净油在搅拌下升温至85℃,然后加入油质量15%而温度为90℃的盐碱水(含0.4%和0.4%的工业用盐)。注意(设备运行前应检查,各部位是否漏水,阀门正常使用,电机运转正常,紧固螺丝,减速机是否加油,不可倒转,真空泵水箱注满冷水)。加水完毕后即停止 搅拌,静置30min后可放出下层废水。废水放尽后仍控制油温在35℃,再喷入15%的沸水(清水)。同样加水完毕后即停止搅拌,静置0.5h后再放掉下层废水。如此水洗2或3次。
食用油被外资垄断还不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外资通过浸出油加工工艺(该工艺产油率高,故成本低),危害国人的健康。牡丹籽仁可以加工牡丹籽油,低温粕可以提取皂甙,仁饼可加工成微粉和饮品。了解食用油的加工工艺后你就知道了,这不是无中生有,食用油加工分为物理压榨和化学浸出油两种加工方法,外资食用油企业基本上采用的是化学浸出法。
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用称为“六号抽提”(俗称六号轻)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中形成混合油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除去轻,制成半成品油→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制成食用油。这些胶溶性杂质和有害物质(苯并芘、)降低了油脂的使用价值和储藏的稳定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