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古代的楼阁建筑,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在设计上,会根据不同的用处,来安排整个楼阁的空间,比如一些楼阁是专门用来供奉佛像的,在室内佛像往往个头都非常大,楼阁既要保证高度,又要保证空间能容纳人与佛像,这类的楼阁就会用空筒式结构,这就能容纳巨大的佛像,同时层层叠起,佛1教的传入对于楼阁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当然,除了佛1教外,道教的发展对于楼阁建筑也产生了极大影响。道家倒
古建彩绘
那么古代的楼阁建筑,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在设计上,会根据不同的用处,来安排整个楼阁的空间,比如一些楼阁是专门用来供奉佛像的,在室内佛像往往个头都非常大,楼阁既要保证高度,又要保证空间能容纳人与佛像,这类的楼阁就会用空筒式结构,这就能容纳巨大的佛像,同时层层叠起,佛1教的传入对于楼阁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当然,除了佛1教外,道教的发展对于楼阁建筑也产生了极大影响。道家倒是不见得用供奉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巨大的佛像,不过根据道家的理念,登高是可以来寻找仙人,因此汉代1开始,楼阁的高度就不断在增加。
像武帝朝的时候,汉武帝为了能找到仙人,就修建了高达五十丈的高楼,在建筑材料上,当时人们使用的主要还是木石建筑,更多是利用木材来建造高楼,现存高的楼阁,是将近70米的辽代木塔。看来涉及到宗1教的楼阁,都会修得非常高,可这么一来,就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楼阁的避雷问题,由于楼阁主体是木材建筑,一旦被雷电1击中,就会出现火灾,古代有不少的楼阁,都是由于这些预防措施不好,这才容易被火灾毁掉。
斗拱名词解释:
踩:1、说斗拱几踩,这个“几”是奇数的。
2、斗栱向内、外挑出,清代叫“出踩”,以正心栱为中心向内或向外每加出一排栱,就叫一踩.
斗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1、在柱头上2、在屋间额枋之上3、在屋角柱头之上,这三种各有专名叫: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斗栱在结构上有四种重要的分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做栱。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成直角的叫做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踩
墙与柱
墙与柱构成房屋建筑立面的组成部分,房屋建筑一般三面围墙,正面为木质楹柱与门窗,左右墙面称为山墙。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每两根立柱之间为一间;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迎面为十二根立柱,开间为十一间,曲阜孔庙大成殿,迎面为十根石质龙柱,为九开间。
仿古建筑在现代工艺中的设计要点
古建筑中梁支撑桁进而支撑屋面,而现今对进深要求不大的建筑可以将平梁更改为随坡面的折梁,这不但减少了工程造价,也可相对增加整个建筑物的室内高度,不会有压迫感。
正因为古建筑拥有以上特点,所以在仿古建筑中应尽可能的以现在工艺的手段实现以上特点。古建筑中以明清时期的苏式园林古建具代表性,也为人们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苏式古建为主。
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而古建中的梁均为简支梁,这对建筑物的抗震是很不利的,所以斗拱这一构件就诞生了;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中梁与柱均为刚结,梁承担抗震作用,从而架空了斗拱这一构件;而现在屋面工程大部分采用现浇整体式,所以檩、椽等构件也成为非必须构件,可以取消。这样会对外立面产生影响,所以仿古建筑的屋面工程成为整个工程中关键的节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