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片的热稳定性
复合片的热稳定性确定了其使用范围,复合片的热稳定性[2]即为耐热性,与其强度和磨耗比一样,是衡量PDC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耐热稳定性是指在大气环境(有氧气存在)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冷却以后聚晶层化学性能的稳定性(金刚石墨化的程度)、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和对复合层界面结合牢固程度的影响。
热稳定性的变化在750℃烧结
电镀金刚石磨边轮批发
复合片的热稳定性
复合片的热稳定性确定了其使用范围,复合片的热稳定性[2]即为耐热性,与其强度和磨耗比一样,是衡量PDC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耐热稳定性是指在大气环境(有氧气存在)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冷却以后聚晶层化学性能的稳定性(金刚石墨化的程度)、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和对复合层界面结合牢固程度的影响。
热稳定性的变化在750℃烧结以后,国内部分厂家产品表现为磨耗比上升5% ~20%,抗冲击韧性变化不大,部分厂家产品磨耗比下降,抗冲击性能下降,这与各个单位所采用的配方和工艺不同有关,国外复合片的磨耗比和抗冲击韧性烧结前后变化不大。
切削工具的抗冲击韧性
PDC作为切削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油气钻井作业中。在钻井过程中,由于轴向力和水平切削力的联合作用、钻具与孔壁的摩擦、钻杆柱的弯曲、孔底不平及残留岩粉、钻机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钻头上的PDC受到极大的冲击力。
PDC抗冲击性能反映了复合片的韧性和粘结强度,是一综合性指标,也是决定其使用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在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复合片的抗冲击韧性为100~200J,国外为200~300J。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现在,抗冲击韧性为200~400J,国外大于400J。6,试验时将试样放于冲击架的钢板上,并通过一直径为20mm的钢杆向试样施加1000N的轴向压力,然后多次抛落冲锤,直至试样完全破坏。
可变换冲击功落球式冲击法缺点
在原理上是完全可行的,测试误差也能满足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测试方法,但随着PDC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PDC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测试一个试样往往需要上百次甚至数百次的冲击。
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重复性的工作量太大。另外采用人工记录冲击次数,也是比较繁琐的。上述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后来由张祖培等人在1996年研制成功的《DFZY型单晶及复合片冲击破碎能测定仪》,在国内受到普遍应用这种仪器能很好地模拟PDC在井下工作时的实际受力状态,还能自动完成检测和记录工作。金属陶瓷锯片兼有金属和陶瓷的特点,它密度小、硬度高、、导热性好,不会因为骤冷或骤热而脆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