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
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主要用来疮、痛等。
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的复方,以发挥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
关节膏药贴牌
膏药
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主要用来疮、痛等。
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的复方,以发挥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痛等作用。
要领歌诀及注意事项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熬膏药应掌握的技术要领:1。膏药勿太过或不及,如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影响膏药黏度。2。下丹注意掌握火候和剂量大小,温度低影响丹油化合,其色不泽。大火,丹量小则膏嫩,易流失起不到固定作用。丹量大 则膏老,质脆而不粘,贴敷易脱落。3。祖曰:膏药之黑功在熬,亮之功在搅,下丹后要不停的搅,并用扇子或风扇,尽量使油丹化合时产生的气体跑掉,则膏药光亮,粘腻。

备料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1. 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2. 黄丹:又称章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纯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或化工店买到)3. 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樟脑、、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120目筛)

关节疼痛(痛)、僵直、肌肉麻木、、伤筋(、挫伤)患者,可选用有除湿、、通经作用的太乙山黑膏、万应膏、膏、膏、橡皮类膏药和接骨膏等。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疼痛、脓不成溃或久溃不散者,以及有疮、疔的患者,可选具有、去腐等作用的太乙膏、拔毒膏、独角莲膏、阳和解凝膏、水黄膏和黄连膏等。如因感受引起的腰痛、关节痛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药以散寒、舒筋通络、。救心膏是选用化淤、芳香去湿的中药如、、红花、、再加上甘油制成的敷贴膏药。一旦出现症状,可立即取1片贴于心前区,5~6分钟即可缓解。如每日贴1次,有预防的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