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为什么滴灌可以省肥30%~50%
首先,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少量多次施肥,可以按照作物需肥规律施肥;其 次,可以减少因挥发、淋洗而造成的肥料浪费,从而大大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6.为什么滴灌可以节省施肥、灌溉劳力的90%
滴灌施肥和浇水不用下地,不用开沟、覆土,速度快,上千亩的面积可以在一两天内完成灌溉施肥任务
苹果树滴灌
5.为什么滴灌可以省肥30%~50%
首先,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少量多次施肥,可以按照作物需肥规律施肥;其 次,可以减少因挥发、淋洗而造成的肥料浪费,从而大大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6.为什么滴灌可以节省施肥、灌溉劳力的90%
滴灌施肥和浇水不用下地,不用开沟、覆土,速度快,上千亩的面积可以在一两天内完成灌溉施肥任务。滴灌施肥是设施灌溉和施肥,整个系统的操作控制只需一个劳动力就可轻松完成灌溉施肥任务。这于作物种植集中地区及山地果园,其节省劳力的效果非常明显。
水肥一体化技术,则是根据作物需肥需水规律和数量将肥料溶入到水中,定时定量直接输

送到作物根系集中的土壤区域,随时将水分连同养分直接送到作物的“嘴”里,使作物渴了就喝、饿了就吃;还可以减少因挥发、淋洗而造成的水肥浪费,从而大大提高水肥的利用率。但是,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高1效用水,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
水肥一体化有多种技术模式
循环式技术模式
该模式是目前节水节肥效果1好的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由控制系统、浇灌系统、栽植系统三部分组成。节水灌溉是以1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1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1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栽植系统由PVC管道和固定架等构成,PVC管道卧式固定在固定架上。PVC管道的上方钻出等距离的圆孔,用于栽植蔬菜和草莓等作物。浇灌系统由营养液存储装置、循环装置等部分组成。存储罐内存放的营养液体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营养元素及比例专门配制而成的,可以完全满足作物不同生长发育期对各种养分的需要。作物栽植后,控制系统会按设定的时间段,启动、关闭浇灌系统。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1水定额。在省农科院支持下,唐丽团队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10余年,吸取了美国、以色列等国外经验,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专利,并在果蔬生产中得到转化运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1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1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1水量。
(2)施肥制度的确定 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着的差别。其缺点是2,当管道间距较大时灌1水不够均匀,在土壤渗透性很大或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方不宜使用。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仍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10000公斤/亩,每生产1000公斤番茄吸收N:3.18公斤、P2O5:0.74公斤、K2O:4.83公斤,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公斤、P2O5:7.4公斤、K2O:48.3公斤;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亩施N:53.12公斤、P2O5:18.5公斤,K2O:60.38公斤,合计132公斤(未计算土壤养分含量)。再以番茄营养特点为依据,拟定番茄各生育期施肥方案。

滴灌就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特1制灌1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折叠喷灌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同时,滴灌可以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水分和养分,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滴灌的主要设备有:滴灌管、滴头、过滤器、施肥装置、管道和连接管件、控制及计量装置。
滴灌技术的优点是:滴灌比喷灌节水33%,比畦灌节水81.6%,与漫灌相比,可增产30%左右;节水、节能、省力,土壤不易板结,抑1制杂草生长;施肥、浇水等一次完成:提高作物产量和等。
缺点是容易引起堵塞,可能引起盐分积累和限制根系的发展。
(2)喷灌
喷灌是将压力的水通过装有喷头的管道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滴,洒到田间的灌1水方法。这种灌溉方法不仅比传统的地面灌溉节水40%左右,还有保土、保水、保肥、省工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等优点。
喷灌配用喷灌节水设备,使用移动式和指针式,更加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