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芯输送带探伤的检测方法
简易接头变形检测法即传统的人工检查方法,就是现场维修人员用眼睛直接观察皮带外形,判断皮带接头是否伸长,再辅助使用便携式照相的方法,对皮带的坏损进行检测,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1)“起泡”现象观测法L4J。“起泡”现象是接头损伤常见的一种故障特征,其原因是起泡部位的钢绳芯抽动所致。这是一种常被我国煤矿现场使用的简易检测法,即在停机后清除
耐高温输送带厂商
钢丝绳芯输送带探伤的检测方法
简易接头变形检测法即传统的人工检查方法,就是现场维修人员用眼睛直接观察皮带外形,判断皮带接头是否伸长,再辅助使用便携式照相的方法,对皮带的坏损进行检测,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1)“起泡”现象观测法L4J。“起泡”现象是接头损伤常见的一种故障特征,其原因是起泡部位的钢绳芯抽动所致。这是一种常被我国煤矿现场使用的简易检测法,即在停机后清除接头区的胶带表面,查看有无“起泡”现象发生,一旦发现有起泡现象,便予以注意,当起泡区域发展到全带宽的l/3时,则立刻予以更新处理。
(2)接头长度测量法。在刚做好的硫化接头两边界适当位置,等距离地刻划3组标志线,并量取每组标志线的长度。胶带投入使用后,定期地测量每条标志线的长度,当发现三者中任意一个的伸长量超过某一阈值时,就用X射线探测仪对该硫化接头进行拍片分析,以确定该接头的损坏程度以及能否继续使用。
抗拉层骨架材料
⑴骨架材料:为输送带提供主要的拉伸性能,并在传递动力、输送物料、抵抗冲击、保持输送带运行轨迹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骨架材料的性能:是决定输送带使用性能、工作寿命和加工方法的关键因素。⑵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能①用于输送带骨架材料的纤维通常包括棉、维纶、锦纶、涤纶、芳纶、玻璃纤维等。
棉:作为古老的抗拉层材料,其特点是强度较低,耐化学腐蚀性、耐热性、耐冲击性较差,并有较大的吸潮性。但棉帆布的负荷下伸长较小,与橡胶的粘合较好,现在已不大量应用,逐渐被涤纶、锦纶取代,或与其混纺使用。②目前经常使用的锦纶、涤纶经浸胶处理后,与橡胶同样有较好的粘合性能,锦纶的强度较高,但模量较低、使用伸长较大、易变形。涤纶的强度与锦纶相近,并模量较高,尺寸稳定性较好,故轻型输送带和平型输送带大都采用涤纶交织,以保持经向尺寸的稳定,纬向便于成槽和有弹性。⑶金属抗拉材料输送带所用的钢丝绳:采用碳钢制造,基本单元为钢丝,钢丝直径为012~110mm,钢丝捻合成股,多股螺旋排列绞合成绳。绳的结构多为7股式,绳径为210~1410mm,抗拉强度为1800~2600MPa,表面镀锌防锈。

带式输送机运行时输送带跑偏是常见的故障之一。跑偏的原因有多种,其主要原因是安装精度低和日常的维护保养差。安装过程中,头尾滚筒、中间托辊之间尽量在同一中心线上,并且相互平行,以确保输送带不偏或少偏。 另外,带子接头要正确,两侧周长应相同。
处理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跑偏,则要作以下检查以确定原因,进行进行调整。输送带跑偏时常检查的部位和处理方法有:
(1)检查托辊横向中心线与带式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如果不重合度值超过3mm,则应利用托辊组两侧的长形安装孔对其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输送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的哪一侧向输送带前进的方向前移,或另外一侧后移。
(2)检查头、尾机架安装轴承座的两个平面的偏差值。若两平面的偏差大于1mm,则应对两平面调整在同一平面内。头部滚筒的调整方法是:若输送带向滚筒的右侧跑偏,则滚筒右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或左侧轴承座后移;若输送带向滚筒的左侧跑偏,则滚筒左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或右侧轴承座后移。尾部滚筒的调整方法与头部滚筒刚好相反。
(3)检查物料在输送带上的位置。物料在输送带横断面上不居中,将导致输送带跑偏。如果物料偏到右侧,则皮带向左侧跑偏,反之亦然。在使用时应尽可能的让物料居中。为减少或避免此类输送带跑偏可增加挡料板,改变物料的方向和位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