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肢的前后运动:站立在双杠间双手扶杠自我保护,用假肢承担体重,反复地训练将健肢向前迈和向后伸。健腿向前迈时应注意尽量后伸假肢侧的髋关节,假肢膝关节不应弯曲。假肢的前后运动:双手扶杠自我保护,反复练习健肢承担体重提起假肢时,尽量后伸假肢,再将假肢屈膝,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再将假肢转为后伸。用假肢向前迈步时,应注意当假脚跟落地时必须用力后伸假肢侧髋关节,防止膝关节突然弯曲。如何训练使用上肢假肢? (1
奥托博克大腿假肢
健肢的前后运动:站立在双杠间双手扶杠自我保护,用假肢承担体重,反复地训练将健肢向前迈和向后伸。健腿向前迈时应注意尽量后伸假肢侧的髋关节,假肢膝关节不应弯曲。假肢的前后运动:双手扶杠自我保护,反复练习健肢承担体重提起假肢时,尽量后伸假肢,再将假肢屈膝,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再将假肢转为后伸。用假肢向前迈步时,应注意当假脚跟落地时必须用力后伸假肢侧髋关节,防止膝关节突然弯曲。


如何训练使用上肢假肢? (1)装饰性假肢,一般只要残肢接受腔合适,悬吊装置没问题,不需要训练,但对刚安装者应学会穿戴方法,被动旋腕、被动改变手指位置的方法。对上臂截肢者应学会使用被动控制的肘关节锁。 (2)索控上肢假肢、电动上肢假肢(包括肌电假手)都属于功能性假手,其区别在于前者为自身动力,后者为外部动力。为了提高这些假手的使用功能都需要正确的使用指导和训练。 ①穿脱假肢训练:穿时先穿残肢入接受腔,再将健肢穿入肩带,脱时顺序反之。


小腿式部分足假肢是与小腿矫形器或小腿假肢结合起来的产品。
多用于部分足截肢后足的功能损失严重或伴有足部畸形的患者。如跗跖关节离断、附间截肢。这种截肢后往往产生脚后跟向里,向后歪,残肢的承重功能不好(残肢踩地疼、皮肤易破)。这种情况应选用小腿矫形器式或小腿假肢式的部分足假肢。小腿矫形器式的以前多采用支架式,是采用皮革制作接受腔,与橡胶制的前足部粘接为一体,再用金属支条增强,用束紧带固定在小腿部。它存在着重量重、易使小腿肌肉萎缩的缺点。现多采用热塑板材制作,如鞋拔式。当残肢不能承重时,则需像制作小腿假肢那样,利用髌韧带承重,接受腔按照赛姆假肢的做法开有窗口,前足部采用聚氨酯或橡胶制的假半脚。这种部分足假肢实际上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小腿假肢。


怎样可确定残肢情况是否良好呢我们都知道,截肢者残肢的情况比较严重,是很难安装假肢,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所以确定自己的残肢情况是否良好很有必要。那么具体怎样确定呢
首先,残肢皮肤及组织对于接受腔的耐受性将是截肢者步行功能的根本基础,截肢者需要多多咨询人员的建议,去了解良好的残肢,是具备哪些特点的。下面介绍分析一下。
1、残肢的形状适合与残肢皮肤状况良好,如无溃疡、植皮等。
2、膝上或膝下残肢的形状是倒锥形,且骨骼不要有任何的弯曲变形。
3、残肢的末端应当有足够的软组织作为衬垫,以确保安装假肢的有效长度。
4、残肢骨骼的末端也必须经过适度的修整,膝下截肢者,腓骨比胫骨短,以避免残肢末端皮肤受到过多的拉牵力量。
总之,截肢者在确定自身的情况如果比较好的话,应及时的安装假肢,并且遵循人员的建议,做好逐步的、合理的康复训练,并注意清洁卫生,方便自己能够更早的恢复生活的自理能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