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 , 一种在管内流动 , 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 , 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 , 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 , 增加流体速度 , 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 , 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常用的档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 , 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 。流体在管内每
卧式管壳式换热机组价格
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 , 一种在管内流动 , 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 , 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 , 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 , 增加流体速度 , 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 , 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常用的档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 , 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 。流体在管内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 , 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为提高管内流体的速度 , 可在两端封头内设置适当隔板 , 将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组。这样 , 流体可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而往返管束多次 , 称为多管程。同样 , 为提高管外流速 , 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档板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 , 称多壳程。在管式换热器内 , 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 , 壳体和管束的温度也不同。

换热达 。由于高低温水部分或全部进行充分混合,高低温回水无温差运行,且没有结垢存在的热阻,故换热机组达 ,远远高于板式和管壳式换热机组。
节能
( 1 )高温一次水与部分二次水回水进入混合罐进行换热,提升二次网温度后进入采暖供水系统,另一部分回水直接回到一次高温水系统,这样高温水换热温差由 30 ℃ 变为 70 ℃ ,在保持低温二次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高温一次水流量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在换热量一定的情况下,二次水的温差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循环水量降低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左右。
( 2 )节约管资,在二次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输送的高温一次水流量减少到 50% 左右,高温水管径可降低 20% ,造价减少 30% 左右。
( 3 )节约电能,以供十万平方采暖面积为例,其他常规型换热机组需配设备 45KW(Q=45 立方 / 小时, H=32m, P=45KW) 的水泵,每个供暖期耗电费用为 12.963 万元,如果采用水水直混式换热机组则耗费用为 8.3 万左右,每年可节约 4.963 万元。

管壳式换热机组强度胀接
管壳式换热机组的强度胀接是要确保管子与换热管板接触处位置有着良好密封性和耐拉伸力的强度胀接。采用胀管器捅进换热管口内进行旋转,把通入管板角孔里面的换热管侧拉大,导致换热管产生塑性变形,还有就是管板角孔被撑大,发生弹性变形。
当胀管器从管壳式换热机组中拔出去以后,管板的弹性回缩,换热管和管板的连接的地方就会有着的挤压力,导致换热管和管板牢不可破地连接到一块,就可以满足密封和耐拉伸抗两个要求。管板上面的角孔,包括孔壁开槽与孔壁不开槽两个类型。
现在管壳式换热机组使用的胀管技术主要包含有滚压、水压胀接和胀接三种类型。
胀接大部分都是在标准压力小于等于4 MPa,标准温度小于等于300℃,没有强烈震动,没有特别打的温度差异和没有显著的应力腐蚀的情况下。因为换热管和管孔紧紧连接在一起,能够使得管接头降低流体腐蚀,还可以让管壳式换热机组耐拉脱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