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物流连接着制造业的采购、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制造业与物流业日益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将达12%~13%,高于东部地区4%~6%。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降低企业采购商品成本,提高企业采购商品可得性,提高产业附加值。
物流公司专线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物流连接着制造业的采购、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制造业与物流业日益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将达12%~13%,高于东部地区4%~6%。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降低企业采购商品成本,提高企业采购商品可得性,提高产业附加值。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是一个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现代产业化分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因此,物流业与制造业既相互依托又相辅相成,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物流业规模扩张,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
从近期看,郑州在国际物流、区域分拨和本地配送三个层面上均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远期看,随着我国在国际产业体系中地位的逐步提升,郑州有机会成为我国中高端工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进口消费品分拨中心之一。
1、近期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机遇。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当前,我省物流业既具备加快发展的一系列优势条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郑州可与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等沿海港口加强合作,深入推进跨区域通关,可以成为中西部地区通过沿海港口开展对外贸易的“无水港”;依托新欧亚大陆桥、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铁路一类口岸,通过大力开辟铁路国际集装箱线路,可成为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向中亚、俄罗斯、欧洲进出口的“东方陆港”;依托优越的区位和完善的交通网络,郑州有可能成为钢材、汽车、纺织服装、食品、黑白家电、机械装备等产品的区域分拨中心。
2、远期成为供应链管理中心的机遇。利用港口城市积极发展内陆口岸战略合作伙伴的机遇,重点加强与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等港口城市的战略合作,逐步提升郑州物流枢纽地位。2030年,我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总产值有望成为第,一资源禀赋和产业转移将使中西部地区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并辐射国际市场。同时,我国制造业的高端化必然导,致大量低端消费品的海外生产,使郑州有机会成为服务于中高端工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心之一。
物流标准化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象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而是包括了机电、建筑、工具、工作方法等许多种类。未来5~10年将是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面临周边重点城市激烈竞争的压力集中期。虽然处于一个大系统中,但缺乏共性,从而造成标准种类繁多,标准内容复杂,也给标准的统一性及配合性带来很大困难。
2、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这是由于物流及物流管理思想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过去在没有归人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商贸业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崛起和集聚发展。并且经多年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巩固,已很难改变。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以此为依据,个别情况固然可将有关旧标准化体系,按物流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重建新的标准化体系,但通常还是在各个分系统标准化基础上建立物流标准化系统。这就必然从适应及协调角度建立新的物流标准化系统,而不可能全部。
3、物流标准化更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是标准的“三性”,由于物流标准化的特殊性,必须非常突出地体现这三性,才能搞好这一标准化。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我省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把区位、交通、资源等传统优势转化为产业、物流、市场等综合竞争优势,将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科学性的要求,是要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以科学试验为基础,在物流中,则还要求与物流的现代化(包括现代技术及管理)相适应,要求能将现代科技成果联结成物流大系统。否则,尽管各种具体的硬技术标准化水要求颇高,十分,但如果不能与系统协调,单项技术再高也是空的。甚至还起相反作用。所以,这种科学性不但反映本身的科学技术水平,还表现在协调与适应的能力方面,使综合的科技水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