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历史发展
1980年,河南地区首先提出了按峰、谷时间分段计量电能,以经济手段促进合理、均衡、科学用电的建议,继而开始进行了试点,通过实践,初步摸索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经验。随后,山西省利用简易设备先后在一部分用电单位进行了联合试点。
1982~1985年,许多省市和地区也相继实行了电能分时计量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收费制度,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一些大的电网局也
能耗监测系统价格
电能表历史发展
1980年,河南地区首先提出了按峰、谷时间分段计量电能,以经济手段促进合理、均衡、科学用电的建议,继而开始进行了试点,通过实践,初步摸索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经验。随后,山西省利用简易设备先后在一部分用电单位进行了联合试点。
1982~1985年,许多省市和地区也相继实行了电能分时计量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收费制度,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一些大的电网局也把它作为技术改进的重要内容和开展科学用电的重要措施之一。至此,我国己跨进了用多种电价作为辅助管理手段和控制用电负荷的行列。
电能表
电子式
具有单一电能计量功能的机械电能表难以同时胜任分时计量、负荷控制、参数预置、测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及实时传输等多种功能,因此全电子式新型计量器具应运而生。
多功能电能表。无论什么电能表,要完成电能的计量至少要具备两项功能,一是产生与实际功率相符的功率信号;二是将该功率信号进行累加从而获得电能数值。
电子式电能表也不例外。它首先对实际线路的电压、电流进行采样,并通过UI乘法器产生功率信号;其次利用U/f(压/频)转换器将功率信号变为具有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并由计数器将脉冲信号累计而得电能量。
电能表远程抄表
特点
1、远程抄表。在中控室直接实行远程自动抄表功能,可组成以中控室为中心的地域性抄表网络。
2、通讯可靠。由于采用的是天线通讯,按技术要求安装高度完毕后,即可进行24小时的通讯,且不受电网波动的影响。
3、快捷。由于抄表速率高,约每秒一个电表,因此可进行分时段抄表和计费。
4、技术手段。通过电子眼识别电表读数,并严格保持电子读数与表头读数一致。
5、周期性读数。根据不同指令,中控室可对网络内的各电表进行每月一次,每日一次或每日数次的周期性抄读。
6、可与收费系统联为一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