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金矿和中小型金矿相比,由于聚集了大量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成矿空间较大,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相对较稳定,黄铁矿易形成a立方体型为主的晶形,造成K值较小,同时在垂向上也由于成矿物理化学环境较稳定,延伸系数Y值随标高变化程度不大(Y数值较小)。若热液温度适中,矿质来源充足,硫逸度大时,黄铁矿晶体变得复杂、晶面增多,粒度变化大,整体为中细粒。
而规模为中小型的金矿则由于成矿物理化
硫化铁矿价格
大型金矿和中小型金矿相比,由于聚集了大量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成矿空间较大,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相对较稳定,黄铁矿易形成a立方体型为主的晶形,造成K值较小,同时在垂向上也由于成矿物理化学环境较稳定,延伸系数Y值随标高变化程度不大(Y数值较小)。若热液温度适中,矿质来源充足,硫逸度大时,黄铁矿晶体变得复杂、晶面增多,粒度变化大,整体为中细粒。
而规模为中小型的金矿则由于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相对不稳定,黄铁矿易生成其他聚形晶形,造成K值较大,同时垂向上的Y值也随标高变化程度较大(Y数值较大)。
黄铁矿的发现史
当你漫步在一片荒野时,可曾有时候被其中的点点金光所吸引?进而首先被氧化出来的Fe2+可以进一步被O2氧化形成Fe3+。相信不少人被这些闪耀着黄金光芒的小颗粒戏耍过,连有名的英国探险家John Smith船长也不能免俗。在17世纪初,John Smith船长送了一整船含有这种金色颗粒的岩石到伦敦,作为探索弗吉尼亚州奇克哈默尼河的战利品,但伦敦方面给出的检测结果却令人失望——这只是一堆毫无价值的“愚人金”而已。
在岩浆岩中,黄铁矿多呈细小浸染状,为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生成。在接触交代矿床中,黄铁矿常与其它硫化物共生,形成于热液作用后期阶段。在热液矿床中,黄铁矿与其它硫化物、氧化物、石英等共生,有时形成黄铁矿的巨大堆积。在沉积岩、煤系及沉积矿床中,黄铁矿呈团块状、核状或透镜体产出。根据胶东几个金矿观察,{111}可与{100}形成聚形在晚期或浅部出现,如在玲珑东山。在变质岩中黄铁矿往往是变质作用的新生产物。
黄铁矿的热重分析曲线表明300~500℃范围内出现一个阶梯(失重峰),而TDA曲线在对应范围内出现较大的吸热峰,可以推断黄铁矿发生了脱水,主要是结合力强的微孔水的排出。TG曲线在520~800℃范围内出现另一个失重峰,而TDA曲线再此温度范围内出现了放热峰,这是由于黄铁矿发生了氧化分解,释放出SO2所导致的。二、晶形与矿床的关系黄铁矿的晶形和金矿的矿床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