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灌溉带包括我国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的部分地区。这个地带年降水量和各季节的降水分配都难以满足农作物正常生育的需要,灌溉需要指数(即灌溉水量占农作物总需水量的比值)一般大于50-60%。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肥液注入装置、测量控制仪表等)、各级输配水管道和滴头等四部分组成,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如下:1。常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排水是改良盐碱地和控制灌区地下
灌溉施工
常年灌溉带包括我国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的部分地区。这个地带年降水量和各季节的降水分配都难以满足农作物正常生育的需要,灌溉需要指数(即灌溉水量占农作物总需水量的比值)一般大于50-60%。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肥液注入装置、测量控制仪表等)、各级输配水管道和滴头等四部分组成,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如下:1。常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排水是改良盐碱地和控制灌区地下水位和防止次生盐碱化的必要措施。这个地带又可分为两个地区。
1)西北内陆区。
包括新疆、青海、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高原。这个地区高山与盆地相间,形成封闭的内陆河流域,一般年降水量不足200mm,而年蒸发量高达2000~3000mm,是我国干旱的地区,这里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该法不但能迅速使水渗入桔树根部,而且比漫灌节水,还可减少或避免漫灌使土壤和树体水分状况发生剧烈变化导致的裂果、落叶及落果现象。土地资源的开发取决于水资源的条件,水资源是本地区开发的制约因素。这一地区盐碱地较多。
2)黄河中上游地区。
包括宁夏、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山西北部。本地区大部分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由西部的200mm向东渐增至400mm,其中70%~80%年水量集中在7~9月,且多暴雨,对土壤补给的有效降水很少,农作物必须灌溉才能正常生长。作物根系的向水性及不均衡灌溉,会导致根系向滴灌出水孔生长,并伸入出水孔造成堵塞。水源主要是黄河及其支流,除河川盆地外,其他地区多需提水灌溉。本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是极易发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

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三部分组成
1.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及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其作用是 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 等)。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
3.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浅埋保护。


一是吸收快,肥效好、养分利用率高。传统施肥就好比吃钙片补钙,而肥水一体化则是喝液体钙,高下立判;
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肥料的挥发损失;
三是减少了肥料在地里的残留,缓解了水体污染;
四是节约了人力物力,尤其是肥料和灌溉水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喷灌、滴灌技术运用能缩减人力成本,而且据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研究,灌溉施肥体系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70%;
五是对减少病虫害有一定帮助。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助于调节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对土传病害(茄科植物疫病、枯萎病等等,会随流水传播)也有很好地控制作用。
办法看似简单,预期收效却很诱人,管理得好的能增产30%-80%,但水肥一体化是项综合性的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等多方面,想要运用好还真不容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