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不受输入信号的控制
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不受输入信号的控制。 故障判断和检修过程: 先检查两个限流电阻和移相电容均没有异常,用万用表检查电机的绕组阻值,发现电机的电阻值为1.45MΩ(且不时地发生变化),说明电机绕组不对,*终的办法是更换了这台电机。故障现象: 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不受伺放板的控制。 故障判断和检修过程: 首先让用户用万用表检测两个限流电阻
天津角行程电动执行器厂家
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不受输入信号的控制
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不受输入信号的控制。 故障判断和检修过程: 先检查两个限流电阻和移相电容均没有异常,用万用表检查电机的绕组阻值,发现电机的电阻值为1.45MΩ(且不时地发生变化),说明电机绕组不对,*终的办法是更换了这台电机。故障现象: 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不受伺放板的控制。 故障判断和检修过程: 首先让用户用万用表检测两个限流电阻和移相电容及电机的绕组阻值,用户的检查结果和我们提供的*终数据一致。影响执行机构转向的三个因素就是①电机本身的绕组②限流电阻③移相电容,除了这三个因素以外再没有其它的可能性。
我国电动调节阀执行器发展现状
我国电动调节阀执行器发展现状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前苏联、西德的气动调节阀开始,经过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行业调整,逐渐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气动调节阀系列产品;20世纪70年代初,逐渐开发了DDZ-I、DDZ-II型电动执行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无触点DKJ型角行程和DKZ型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进入市场,这也是我国*早的、**生产的电动执行器;20世纪90年代初,仪器仪表行业组织了DDZ-S仪表与执行机构的联合开发,初步实现了控制仪表和过程控制的数字化技术。
由于我国工业技术基础薄弱,水平相对偏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对控制仪器仪表的要求普遍不高,这就客观上致使一些厂家不在这个方向上投资,再加上在后一段时间内没有认识到发展执行机构的重要意义。综合这些原因,我国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控制仪表。改革开放以来,执行器发展速度加快了很多,但是技术的进步在客观上是有个过程的,只有相关的技术都取得进步才能促使执行器更快的发展,近些年来一些厂家为了片面追求效益,只引进国外产品组装,相对的技术消化和技术人才的梯队培养没有跟上,致使国内的相关技术相比国外技术落后十几年的时间。
电动执行机构原理及应用
电动执行机构原理
1.电动执行机构原理--简介
执行机构,又称为执行器,是一种自动控制领域的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其*广泛的定义是:一种能提供直线或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它利用某种驱动能源并在某种控制信号作用下工作。执行机构使用液体、气体、电力或其它能源并通过电机、气缸或其它装置将其转化成驱动作用。
2.电动执行机构原理--分类
电动执行机构按动力类型可以分为气动、液动、电动、电液动等几类;按照运动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直行程、角行程、回转型等几类;电动型按不同标准又可分为:组合式结构、机电一体化结构、电器控制型、电子控制型、智能控制型、数字型、模拟型、红外线遥控调试型等。由于用电做为动力有其它几类介质的优势,因此电动型近年来发展*快,应用面较广。
3.电动执行机构原理
下面我们以MD系列的电动执行机构为例介绍其原理。 MD系列的电动执行机构是以交流伺服电动机为驱动装置的伺服机构,主要由位置PM-2控制板接受调节系统的4~20mA的直流控制信号以及位置发送器的位置反馈借号进行比较,比较之后的信号偏差再经过放大使功率级导通,然互电动机旋转驱动执行机构的输出件朝着减小这一偏差的方向移动,直到偏差信号小于设定值为止。此时执行机构的输出件就可以稳定在与输人信号相对应的位置上。
4.电动执行机构原理--应用
执行机构主要是用于把阀门驱动到全开或者全关的状态。用于控制阀的执行机构可以的使阀门处于任何位置。尽管大部分的执行机构都是用来开关阀门,但是目前执行机构的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开关功能,它们包含了位置感应装置、力矩感应装置、电极保护装置、逻辑控制装置、数字通讯模块以及PID控制模块等,而这些装置全部安装在一个紧凑的外壳内。
根据阀门类型选择电动装置
角行程电动装置(转角360度)适用于蝶阀、球阀、旋塞阀等。
电动装置输出轴的转动小于一周,即小于360度,通常为90度就实现阀门的启闭过程控制。此类遥控智能电动装置根据安装接口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直连式、底座曲柄式两种。
A)直连式:是指电动装置输出轴与阀杆直连安装的形式。
B)底座曲柄式:是指输出轴通过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