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泵的检测项目及安装要求一、系统使用的消防水泵(包括备用泵和稳压泵),其铭牌上标明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设备应完整、无损坏及腐蚀等。三、当水泵轴功率大于17kW时,安装时宜采取减震措施;若泵房单独设立、水泵能够正常运行且运动振动不影响环境时,可不采取减震措施。四、水泵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五、水泵应保证在5min内开始工作。六、应设备用电源,主电源断开,备用电源应自动投入运
消防公司排名
消防水泵的检测项目及安装要求一、系统使用的消防水泵(包括备用泵和稳压泵),其铭牌上标明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设备应完整、无损坏及腐蚀等。三、当水泵轴功率大于17kW时,安装时宜采取减震措施;若泵房单独设立、水泵能够正常运行且运动振动不影响环境时,可不采取减震措施。四、水泵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五、水泵应保证在5min内开始工作。六、应设备用电源,主电源断开,备用电源应自动投入运行。七、消防给水系统应设消防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小于其中一台消防工作泵,且主泵停止运行,备用泵应能自动切换运行。八、消防泵手动按钮启动,消防控制中心应显示信号并启动消防泵。九、采用自灌式吸水,或采用其他迅速、可靠的充水设备。十、吸水阀离水池底的距离不应小于吸水管管径的2倍。十一、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应单独设置且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能通过需要供水量。十二、吸水管上必须装设控制阀门(不应采用蝶阀),且其直径不应小于吸水口直径。十三、出水管应设试验和检查用的压力表(压力表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2-2.5倍)和防水阀门。出水管应安装止回阀。十四、出水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十五、流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程序:
1、建筑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消防机构提出工程竣工消防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消防机构受理案件后,验收具体经办人应查验资料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的应及时告知申办单位补齐,并在验收前1-2日通知建设单位做好验收前相关准备。
3、按消防工程验收程序的规定由不少于二人的消防监督员到现场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消防监督员应着制式,佩带《消防监督检查证》,具体验收程序如下:
1)参加验收的各单位介绍情况。建设单位介绍工程概况和自检情况,设计单位介绍消防工程设计情况,施工单位介绍工程施工和调试情况,监理单位介绍工程监理情况,检测单位介绍检测情况。点这施工技术资料
2)分组现场检查验收。验收人员应边检查,边测试,并如实填写消防验收记录表。
3)汇总验收情况。各小组分别对验收情况作汇报,根据总队制定的《广东省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试行)》,按子项、单项、综合的程序进行评定、评定结论在验收记录表中如实记载,并将初步意见向建设、施工、设计等参加验收单位提出,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及时向建筑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4、参加验收的建设、施工及设计单位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时,消防机构验收参加人员应给予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给予解释。
5、消防工程验收或复查合格后,各单位参加验收人员和消防机构参加验收人员在验收申报表上签名。
6、工程验收承办人应及时填写验收意见书,行文呈批表,并整理验收档案送领导审批。
7、建设单位到窗口,出具回执取回验收意见书;
8、验收和复查不合格时,建设单位应组织各有关单位按《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重新向公案消防机构申请复验,复验程序与申请验收程序相同。
9、建筑工程验收不合格的,申报资料将不予退还。申请复验时,申报资料与正常申报验收资料相同。
同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由监理、业主共同参加的消防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防火检查、明火督察工作,保证一-旦有火警,在可以扑灭的时限内发觉和消除。细化各部位防火要求及消防措施,确立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成立应急小组,落实职能组职责。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消防现场项目部各级组织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应如何开展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消防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参考:1.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在施工人员进场时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在施工作业前向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施工单位应依据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灭火及应急疏散的演练。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3)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4)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示布置图。3.消防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可燃物及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2)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3)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在操作,电焊、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4)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5)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是否能满足防止火灾大规模蔓延和人员安全疏散的需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