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持相同观点的郝际平,是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行业资深。他认为,近年来,随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绿色节能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政策,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让其看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的原因是,钢结构可在工厂造好,在工地组装,实现建筑“装配化”,避免施工现场的噪音、扬尘等污染。使用水密性、气密性、隔热保温效果好的合格门窗,还能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
数控直条切割机公司
与其持相同观点的郝际平,是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行业资深。他认为,近年来,随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绿色节能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政策,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让其看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的原因是,钢结构可在工厂造好,在工地组装,实现建筑“装配化”,避免施工现场的噪音、扬尘等污染。使用水密性、气密性、隔热保温效果好的合格门窗,还能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
作为“低碳友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标准的制定也已进入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的日程。促进会已经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接洽,将于近期联合组成低碳标准课题组,共同开发、完善低碳标准体系。这个课题组成员超过一百人,由各个交叉领域的科学家组成。
据悉,“低碳友好计划”包括三个阶段:今年3月~8月为阶段,促进会将征选批100种“低碳友好型”的产品、技术,形成效应。今年8月~2013年8月为第二阶段,将制定出低碳标准。第三个阶段为推广阶段,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将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低碳标准的出台。
难题之一: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制定出统一的钢结构住宅推广方案。在政策方面,例如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条例不够。从主体上,认知度不够。地方、开发商以及客户对钢结构住宅尚缺少理性认识。钢结构住宅作为一个必须工业化、产业化发展的大系统工程,仅靠单个企业的作坊式发展,是不可能达到产业化发展的,如何制定合适的途径和方案,必须有指导性的方针政策。简单地认为在“工厂”生产就已经产业化是不正确的,如果以此宏观定位企业的发展方式,去面对市场和拓宽营销渠道是不可能的。钢结构住宅还未形成产业链。一些企业的行为仍然定位在作坊式层面,无法解决上下游的协调关系,这应该有专门机构进行协调。
可供选择的墙体材料不够多,特别是能与钢结构很好连接、安装以及耐久性可靠的墙体较少。还有一些厂家开发了一些新型墙体材料,但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质量不稳定、易出现渗水、漏水等问题;构造措施不完善,板缝处理不当;外墙板与钢梁、钢柱的连接不标准;配套的安装配件不合理;安装不方便;使用的标准图集不完善,难以形成标准化生产和安装的体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