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化学性质
水解与氯化铝:3NaHCO+ AlCl====Al(OH)↓+ 3CO↑+ 3NaCl
与硫酸铝双水解:Al(SO)+6NaHCO==3NaSO+2Al(OH)↓+6CO↑
加热受热分解:2NaHCO==△== NaCO+ HO + CO↑
电离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 NaHCO=Na+ + HCO﹣
生产小苏打厂家
小苏打化学性质
水解与氯化铝:3NaHCO+ AlCl====Al(OH)↓+ 3CO↑+ 3NaCl
与硫酸铝双水解:Al(SO)+6NaHCO==3NaSO+2Al(OH)↓+6CO↑
加热受热分解:2NaHCO==△== NaCO+ HO + CO↑
电离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 NaHCO=Na+ + HCO﹣
安全术语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小苏打的操作步骤
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红-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西皮氏片Tabellaesippyi:I号:每片含碳酸氢钠和氧化镁各0。每1mL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42.00mg的NaHCO。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注2:“水分测定”用烘干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取,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小苏打的生成方法气相碳化法将碳酸钠溶液,在碳化塔中通过二氧化碳碳化后,再经分离干燥,即得成品。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参考文献: 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编,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二部,p1097。
小苏打的用途
[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加。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作用]本品为弱碱,内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其抗酸作用弱而短暂。此外尚有碱化液的作用。
适用于胃酸过多、及碱化尿液等;静脉给药用于酸;外用滴耳软化盯聍。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0.3—2g,每日0.9—6g;小儿每次0.1.1.0g,每日3次。
[注意事项]①可能产生穿孔的溃疡病患者忌用;忌与酸性配伍。②内服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加胃内压力,对的,刺激溃疡面,甚至有产生的危险,同时二氧化碳刺激胃粘膜,引起继发性胃酸分泌过多。用量过大可致碱。
[贮藏]密闭,干燥处保存。保质期一年
[制剂]:每片0.3g、0.5g。
复方碳酸氢钠片TabellaeNatriiBicar—bonatisComitae(苏打明片、苏打薄荷片):每片含碳酸氢钠0.25—0.35g、、糖少许。有健胃、抗酸作用,每次1—4片,每日3次,饭前服。
大黄苏打片TabellaeRheietNatriiBi—carbonatis:每片含大黄、碳酸氢钠各0.15g,少许,用于胃酸过多、、食欲不振,每次1—3片,每日3次,饭前服。
西皮氏片Tabellaesippyi:I号:每片含碳酸氢钠和氧化镁各0.3g。R号:每片含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各0.3g。用于胃酸过多及十二指肠溃疡,E号有致作用,二者交替服用,视是腹泻或斟酌给予。口服:每次2—4片,每日3—4次,饭前服。
碳酸氢钠有弱碱性,为吸收性抗酸药。内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作用迅速,且维持短暂,并有产生二氧化碳等多种缺点。作为抗酸药不宜单用,常与碳酸钙或氧化镁等一起组成西比氏散用。此外,本品能碱化尿液,与碘胺药同服,以防在尿中结晶析出;与链合用可增强泌作用。静脉给药用经纠正酸血症。用5%100-200毫升滴注,小儿每公斤体重5毫升。用2%-4%溶液坐浴,每晚一次,每次500-1000毫升,连用7日。外用滴耳剂软化盯聍(3%溶液滴耳,每日3-4次)。因其能使pH值上升,故可提高蛋白质的持水性,促使食品组织细胞软化,促进涩味成分溶出。 :10毫升支含药0.5克;100毫升支含药5克。 本药品在非中,仅为和滴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