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在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很多问题,在已形成的挡土墙上钻孔至软弱砂层,用灌浆材料以填充、渗透和压实的形式填充土壤孔隙,以加固挡土墙周围的土壤,保护挡土墙周围的泥砂不坍塌,从而增加桩周围的摩擦力。压力灌浆材料可选自粉煤灰、早强水泥混凝土、石灰-粘土混合物等。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孔底地质和孔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清理孔底,尽可能排出积水。
(2)为了减少地下水的积
水磨钻施工工程
人工挖孔桩在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很多问题,在已形成的挡土墙上钻孔至软弱砂层,用灌浆材料以填充、渗透和压实的形式填充土壤孔隙,以加固挡土墙周围的土壤,保护挡土墙周围的泥砂不坍塌,从而增加桩周围的摩擦力。压力灌浆材料可选自粉煤灰、早强水泥混凝土、石灰-粘土混合物等。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孔底地质和孔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清理孔底,尽可能排出积水。
(2)为了减少地下水的积聚,任何挖孔桩封闭时,应同时将邻近孔内积聚的水抽出。从而减少相邻孔积水对工作孔的影响。
(3)当孔深超过6m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情况下,混合混凝土装在一个大约1 ~ 2米的结实帆布袋里,用一根绳子拉断。当混凝土被送到井底时,可以通过拉动卡扣将混凝土送到井底。连续作业可以封闭孔底,堵塞孔底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地下水。
(4)如果有大量地下水,且开挖的桩很深,当泵被提起时,人工挖孔桩底部的溢流将接近或超过20厘米。此时,用上述方法密封底盖时,混凝土的含水量会过高。清理完坑底的淤泥后,让水继续上涨。当孔内溢流基本平静时,用导管到达孔底,将搅拌好的早强混凝土送入导管。混凝土量超过底部挡土墙以上30cm,然后慢慢拆除导管。由于水压的作用,封底混凝土基本密实,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泵水。由于封底混凝土已经超过了底段挡土墙,所以没有地下涌水,剩余的水应在排水后进行处理。移除表面混凝土的松散部分(这部分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会漏入水中),并将其运输至孔外,然后进行下一工序。

人工挖孔桩需要做哪些检测试验?
人工挖孔桩需要做以下检测试验:
1、单桩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抽检桩数应为总桩数的10%~ 20% ,且不少于10 根。
2、竖向承载力检验: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 ,且不得少于3 根。
3、挖孔至设计持力层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评定,工程桩终孔检查内容包括桩孔中心线位移偏差、桩径偏差、以及桩底持力层等情况,各项偏差应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报监理、勘察、设计院及业主等部门核验并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4、当设计持力层经过相关部门核验后方可进行扩大头的施工,扩大头施工好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评定,报监理、勘察、设计院及业主等部门核验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人工挖孔的施工工程
1开始人工挖孔前,要平整好场地,清除地表松软土层和一切杂物,布置好控制网,根据监理复合过的桩基位置,采用十字交叉法订立每一孔桩的位置,并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
2根据设计桩径及护壁厚度在地面上放出开挖线,然后向下挖深1m,浇筑混凝土井圈节护壁。井圈应高出地面20cm,且应加厚10cm。而后将桩位纵横中心线测放到井圈上,并测出孔口控制高程,以利于下部掘进的高程控制,且要求井圈的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cm。井圈高出地面还有利于防止地表水在施工过程中进入井内。
3修筑钢筋混凝土井圈应保证护壁的配筋和混凝土浇筑强度。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cm,每节护壁在当日施工完毕后宜养护24h后拆除;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止造成事故。该工程中原设计护壁为C10素混凝土,厚度0.1~0.2m,考虑到设计强度低,在施工中改为C20素混凝土施工,这样经过24小时后拆模强度可达3mpa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增加了施工的安全系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