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研磨机研磨加工的步骤流程介绍平面研磨机研磨加工的步骤流程介绍
研磨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如切削加工)。研磨可用于加工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表面形状有平面,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凸、凹球面,螺纹,齿面及其他型面。加工精度可达IT5~IT01,表面粗糙度可达Ra0.63~0.01微米。平面研磨机广泛
密闭式砂磨机
平面研磨机研磨加工的步骤流程介绍
平面研磨机研磨加工的步骤流程介绍
研磨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如切削加工)。研磨可用于加工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表面形状有平面,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凸、凹球面,螺纹,齿面及其他型面。加工精度可达IT5~IT01,表面粗糙度可达Ra0.63~0.01微米。平面研磨机广泛用于LED蓝宝石衬底、光学玻璃晶片、石英晶片、硅片、诸片、模具、导光板、光扦接头等各种材料的单面研磨、抛光。下面是关于平面研磨机加工的具体流程。
1、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研磨可用于加工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表面形状有平面,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凸、凹球面,螺纹,齿面及其它型面。加工精度可达IT5~01,表面粗糙度可达R0.63~0.01微米。
2、平面研磨机研磨方法一般可分为湿研、干研和半干研3类。①湿研:又称敷砂研磨,把液态研磨剂连续加注或涂敷在研磨表面,磨料在工件与研具间不断滑动和滚动,形成切削运动。②湿研一般用于粗研磨,所用微粉磨料粒度粗于W7。③干研:又称嵌砂研磨,把磨料均匀在压嵌在研具表面层中,研磨时只须在研具表面涂以少量的硬脂酸混合脂等辅助材料。
4、正确处理平面研磨机进行研磨的运动轨迹是提高研磨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平面研磨中,一般要求:①工件相对研具的运动,要尽量保证工件上各点的研磨行程长度相近;②工件运动轨迹均匀地遍及整个研具表面,以利于研具均匀磨损;③运动轨迹的曲率变化要小,以保证工件运动平稳;④工件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尽量避免过早出现周期性重复。为了减少切削热,研磨一般在低压低速条件下进行。粗研的压力不超过0.3兆帕,精研压力一般采用0.03~0.05兆帕。粗研速度一般为20~120米/分,精研速度一般取10~30米/分。

平面研磨机加工中砂带出现堵塞的解决办法
平面研磨机加工中砂带出现堵塞的解决办法
平面研磨机中砂带在进行研磨软质材料,铝、铜以及铝合金、铜合金材质,加工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磨屑堵塞砂带表面的现象,砂带的寿命通常会由于磨粒的脱落而出现结束,由于磨屑出现堵塞会使整个砂带表面出现磨削能力下降。
终究磨粒失掉切削效果,砂带的接头会呈现阻塞而使外表产生异状波纹,磨削力会以接连曲线方式会呈现下降,呈现阻塞也会以缓状接连的曲线方式呈现。形成这种平面研磨机砂带呈现阻塞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磨削压力太大,砂带磨料的挑选不合适,磨削的温度过高,触摸轮呈现变形过大或许是形状差错过大,会呈现方位差异,以及老化变形,磨削用量的挑选不妥等多种要素,都会呈现阻塞的现象,有正常的阻塞,过早阻塞、纵向部分阻塞、以及接头部分的阻塞,出现阻塞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种阻塞的办法。
1、正常阻塞,是在平面研磨抛光机加工中呈现的正常阻塞。
2、过早阻塞的原因有多种,平面研磨抛光机研磨中压力过大,需求下力;砂带的粒度使其压力过大,也需求下降研磨压力;对加工工件来说,挑选的砂带粒度不合适,需求选用正确的粒度;粘胶的硬度不合适或许是呈现老化,需求替换压磨板;砂带的温度过高,需求恰当的枯燥,下降砂带温度。
3、砂带的单侧呈现过早阻塞,主要是因为与工作台的平行度呈现差异,需求调整两者之间的平行度;压板的某些部分呈现缺点等都需求查看、修整或许及时替换。
4、砂带呈现纵向部分阻塞,都需求及时的查看修整以及替换。
5、砂带接头部分呈现阻塞,砂带的接头厚度超过一定外表,有用的研磨残存率变小,柔软度下降,都会呈现阻塞,需求查看其接头的厚度、质量以及接头本身的柔软度。

浅说平面研磨机工作时间和速度的联系
浅说平面研磨机工作时间和速度的联系
平面研磨机工作的时间和速度这两个研磨要素是密切相关的,与加工过程中工件所走过的路程成正比,研磨时间过长,不仅加工精度趋向稳定不再提高,甚至会因过热变形丧失精度,并使研磨效率降低。实践表明,在研磨的初始阶段,工件几何形状误差的消除和表面光洁度的改善较快,而后则逐步缓慢下来。
通过平面研磨机工作原理的分析可知;研磨开始阶段因有工件的原始粗键度及几何形状误差,工件与研具接触面积较小,使磨粒压下较深。随着研磨时间增加,磨粒压下渐浅,通过工件横截表面的磨粒增多,几何形状误差很快变小而表面光洁度构改善也较快。当基本消除几何形状误差之后,工件与研具上的磨粒接触较多,此时磨粒压下深度较浅,各点切削厚度趋于均匀。研磨时间再长些,则通过工件横截面磨粒数量增多,对工件精度的改善则变得缓慢了。超过一定的研磨时间之后,磨粒钝化得更细,压下更浅,切削能力也更低了,并逐渐趋向稳定。
对粗研磨来说,为获得较高的研磨效率,平面研磨机研磨时问主要应根据磨粒的切削快慢来确定。对精研磨来说,实验曲线表明,研磨时问在1~3分钟范周,对研磨效果的改变已变缓,超过3分钟,对研磨效果的提高没有显著变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