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乐长老书法
本乐法师是武汉报祖寺退居方丈,是现代太虚大师健在的弟子。法师自幼出家于新洲仓埠报恩寺,并礼该寺住持传久老法师为依止师,获赐法名心发,号本乐,与世寿106岁的本焕长老是同门师兄弟。
1936年,本乐法师于汉阳归元禅寺受具足大戒。戒期圆满后,住武昌宝通禅寺禅堂,修习禅法四年,足不出户,颇多悟证。深得当时宝通寺住持问贤长老器重,留作侍者。当时,
104岁本乐长老书法墨宝
本乐长老书法
本乐法师是武汉报祖寺退居方丈,是现代太虚大师健在的弟子。法师自幼出家于新洲仓埠报恩寺,并礼该寺住持传久老法师为依止师,获赐法名心发,号本乐,与世寿106岁的本焕长老是同门师兄弟。
1936年,本乐法师于汉阳归元禅寺受具足大戒。戒期圆满后,住武昌宝通禅寺禅堂,修习禅法四年,足不出户,颇多悟证。深得当时宝通寺住持问贤长老器重,留作侍者。当时,宝通寺与江苏的金山寺、高曼寺、浙江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并列禅宗道场。
1939年,拜别问公,转住汉阳归元禅寺禅堂,禅功更上层楼。
1941年,应仓埠报恩寺住持传久老法师之请,荣任该寺方丈。期间,本乐法师依报恩寺施粥赠药,活人无数,远近。
1944年冬,为报效开山始祖璜定老和尚,本乐法师礼请武汉归元寺,宝通寺,普渡寺诸大业林50余味高僧大德,一方面举行息灾护国水陆法会,施设焰口,广作佛事,超度阵亡将士,一方面开期传戒,受戒法子200余人。整个法会凡40天,寺外炮声隆隆,林弹雨;寺内清净庄严,有条不紊。从此,报恩寺声誉鹊起,轰动中原。
长老不仅喜欢写字,而且喜欢写大字,每次题词都是四尺整幅,写的也慢,笔笔到位,如铁树银钩,稳健厚重。尤其喜欢长老的"福"字,寓意丰富,带有长老的加持力,更是难得的个人藏品。其他的中堂、条屏、对联,扇面等形式也多见,可见师父的书法表现形式很丰富,不是拘泥日常写几个大字而已。
就象本乐长老的题词“迷为苦乐,觉为乐源”一样,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从事何种职业,只要心态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特别是从事书画领域的朋友们,健康尤其重要的,书画家要是能百岁长寿不是“大师”也尊称为大师了!
我的愿望是八十多岁了还能与熟识的朋友一起喝喝茶,吹吹牛!祈愿本乐长老健康常在,常驻世间,同愿同行,共道。
本乐长老书法作品《放下》
放下面子
把面子端着,自以为是给人一种感,实际是给人一种距离感。人与人的交往,为什么要被那一层没意义的面子,隔住了真心?
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终死在面子上。
放下压力
当你把责任背在肩上,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累与不累,却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学会好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其实也是一种前进。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放下过去
未来的任何,即使再远,也终会到来;过去的任何,即使是几分钟之前,也永远无法回去。过去的故事已经发生,可以怀念,不能纠结,你才能过得更幸福!
努力地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
放下自卑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都有不如人的地方,但正是因为这些棱角,才是我们与众不同的特征。试着去理解真实的自己,把自卑从你的字典里删去。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样可以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105岁本乐长老书法作品
赏析:这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在闲暇时分用书籍陶冶自己的情操,用观察大自然的现象来领会天机,得到心灵的安静。特别是在书法等艺术创作过程中保持心静的一种方式。
“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出自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写给弟子的一副对联。意思是做事要学会知足才能快乐,人要做到了无欲无求,品格自然高尚。
这副对联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对联中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说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求是人生品格的体现,但为事在人,淡泊的人生虽然说没有轰轰烈烈扬名内外,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可人生的品格却是渴望而难及的境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