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鹤庆到清代才流传下来地方志,所以,见于地方志的鹤庆造纸业也迟至清代才开始有记载,如清《鹤庆州志. 物产》记载,当时鹤庆生产“白纸、草纸、锡箔纸”。这与今天鹤庆手工纸的种类是一致的。尽管生产白棉纸的村庄很多,但我们所见到的只有一种,规格都相同,仅有厚薄不同的差别,一般长约52CM,宽约50CM。民国9 年(1920 年)《鹤庆劝学所造报地志资料》(抄本) 记载说:“鹤属工业大宗草
拷贝纸价格
由于鹤庆到清代才流传下来地方志,所以,见于地方志的鹤庆造纸业也迟至清代才开始有记载,如清《鹤庆州志. 物产》记载,当时鹤庆生产“白纸、草纸、锡箔纸”。这与今天鹤庆手工纸的种类是一致的。尽管生产白棉纸的村庄很多,但我们所见到的只有一种,规格都相同,仅有厚薄不同的差别,一般长约52CM,宽约50CM。民国9 年(1920 年)《鹤庆劝学所造报地志资料》(抄本) 记载说:“鹤属工业大宗草纸、棉纸二种,产地在灵地坡、龙珠、厚本阱等处,以竹麻、柘皮( 即构皮) 为原料,用途甚广,销迤西一带。每年生产草纸三千驮,棉纸一千余驮。”这是民国初鹤庆手工纸的生产情况。


此时纸料为长30CM ,直径10CM 的团状。9) 舂碓把纸料从水池中拿出来,放到碓石上,分批用脚力舂碓,舂细为止,每团料舂15分钟左右,舂后纸料成为白色。雪梨纸也称薄页纸、拷贝纸,因一般用来包裹雪梨而得名,外观为半透明,质脆,薄。每晚上约舂10 团料,舂碓时需2 人,1 人舂碓,1 人不断地翻料。10)加药经过冲碓后纸料纤维已经非常均匀,此时可放到捞槽中,加清水调稀,并把残余灶灰完全洗去,再加沙松树根汁作为纸药,每抄2 把纸(700 张) 用5 桶沙松树根。用木棍搅拌,约拌400 - 500 次,把纸料完全搅细为止,搅拌时间约为一个小时。并先在木凳上放上稻草,再铺一层废旧竹帘。
云南的手工纸以竹纸多,民间俗称“草纸”,其特点是产量高而价廉,云南大多数造纸的民族都能造竹纸,早在南诏时期云南就懂得利用竹皮《, 云南志》卷7 记载长傍出“孟滩竹”“, 其竹节度三尺,柔细可为索,亦以皮为麻”。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或木断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但云南竹纸的生产则到晚明时代才见于记载,如明《滇略. 产略》说:“纸出大理,蒸竹及皮为之”,即大理地区除构皮纸外,还有竹纸生产。

折叠原文翻译剥取楮树皮是在春末夏初进行。如果树龄已老的,就在接近根部的地方将它砍掉,再用土盖上,第二年又会生长出新树枝,它的皮会更好。制造皮纸,用楮树皮六十斤,嫩竹麻四十斤,一起放在池塘里漂浸,然后再涂上石灰浆,放到锅里煮烂。近来又出现了比较经济的办法,就是用十分之七的树皮和竹麻原料,用十分之三的隔年稻草制造,如果纸汁下的得当的话,纸质也会很洁白。坚固的皮纸,扯断纵纹就像丝绵一样,因此又叫做绵纸,要想把它横向扯断更不容易。捣碎后的细纤维用水配成悬浮的浆液,再用漏水的纸模捞取纸浆,经脱水、干燥后就成纸张。其中的一种叫做棂纱纸,这种纸是江西广信郡造的,长约七尺多,宽约四尺多。染成各种颜色是先将色料放进抄纸槽内而不是做成纸后才染成的。其次是连四纸,其中洁白的叫做红上纸。还有名为皮纸而实际上是用竹子与稻草掺和制成的纸,叫做揭帖呈文纸。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