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构件在生产、存放及运输等环节的困难及成本。装配式建筑提倡现场生产困难的部件工厂化生产,此理念的实施可有效的降低现场的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但设计时应本着在满足现场结构安全及相关功能的前提下,对一些复杂的薄弱的位置、节点进行优化,以减低构件生产及安装时的成本。由于目前预制构件行业的发展仍不够充分,设计院装配式建筑设计人才缺乏,造成预制件的相关生产
BIM装配式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构件在生产、存放及运输等环节的困难及成本。装配式建筑提倡现场生产困难的部件工厂化生产,此理念的实施可有效的降低现场的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但设计时应本着在满足现场结构安全及相关功能的前提下,对一些复杂的薄弱的位置、节点进行优化,以减低构件生产及安装时的成本。由于目前预制构件行业的发展仍不够充分,设计院装配式建筑设计人才缺乏,造成预制件的相关生产工艺不够了解,在进行构件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在生产、存放、运输等各种工步对构件的影响,设计出来的构件结构单薄、节点复杂,导致生产困难,在脱模、存放、运输等工况下容易发生断裂、崩烂等,为了保护此类节点,工厂内及施工现场必须增加模具、存放、运输等各方面措施,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
装配式结构设计工期合同较短,但实际整个延伸到结构结束,因为整个过程分为初步设计——功能分解——工艺拆分——验证——设计修正——图纸评图——图纸。
其中功能设计和工艺拆分图尤为重要:
①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涉及到地方规范、水、电、气、太阳能等多方面,一次完成!工厂生产成型后就无法改变,不能像传统结构灵活。
②工艺拆分图,工厂完全按照此图生产,多数节点只有工厂技术人员清楚,待工厂批量生产成型后,拉入现场进行吊装,并按现场顺序图逐一开始,由此可见功能分解和工艺拆分图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装配式建筑火热的发展势头,我们必须要清楚,为什么要发展装配式建筑?切不可盲目发展、甚至一哄而上,更不能陷入“为装配”、“唯装配”的形式主义误区。必须要深入理解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初心和使命。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以及应对人口红利淡出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建筑以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和管理信息化的“五化一体”的新型建造方式为主要特征。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符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就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建筑质量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道路。建筑工业化一直是我国倡导的发展方向,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根本途径,进入新时代,随着建筑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真正实现建筑工业化成为可能,装配式建筑就是采用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建造的建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