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色剂实验流程
实验室小试流程:
1.用烧杯取适量废水(500ml左右),调节PH值;
2.滴加药剂:先加入一定量脱色剂(0.5‰—3‰),搅拌,再加入1‰的PAM三、五滴,搅拌,静置;
3.观察上清液的色度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调整药剂投加量,重复第三步操作;
4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每吨废水中脱色剂和其它药剂的用量。
现场大试流程:
先
脱色剂成份
脱色剂实验流程
实验室小试流程:
1.用烧杯取适量废水(500ml左右),调节PH值;
2.滴加药剂:先加入一定量脱色剂(0.5‰—3‰),搅拌,再加入1‰的PAM三、五滴,搅拌,静置;
3.观察上清液的色度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调整药剂投加量,重复第三步操作;
4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每吨废水中脱色剂和其它药剂的用量。
现场大试流程:
先在加药设备中稀释好所需的药剂,根据小试的结果来调整加药流量,有生化过程,投加在生化池中水口和二沉池前;若无生化过程的,直接加在加药池中,根据沉淀池的出水色度情况调整药剂量,直到满足排放标准。

脱色剂使用注意事项
1.需配备专门的加药设备,因脱色剂能和其它药剂反应形成沉淀物,所以需每种药剂都要配备一个加药装置;若无条件,可自制简易加药装置代替;
2.加药时要按加药顺序投加,建议在加药点设置一个搅拌器(或管道泵前),以强化混凝效果;
3.调试时根据沉淀池上清液的澄清度、色度来判定效果;
4.大试时药剂用量可能会比小试的少些,这是由于运行系统的误差引起的,属于正常情况;
5.在运行中如果脱色剂用量变化大,应该重新做小试,判定是不是污水的成份出现重大变化,需按情况及时调整用量。小结:由于污水处理的工艺都不尽相同,脱色剂在具体运用中,客户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参考。

脱色剂的性质有哪些?
脱色剂的性质特殊,脱色剂能够脱色是因为,在与被脱色物接触时,脱色剂会与被脱色物品发生聚合作用,然后产生稳定的物质,将异味、杂质分离;或者就是利用物理原理,去除杂质异味。
脱色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是沙子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基本没有任何的伤害,脱色剂当中的二氧化硅细小颗粒之间有大量的小缝隙,通过过滤的方式将油品中的杂质和氧化物除去,从而使物体透明,脱色剂还有吸收气味的作用。

脱色剂的使用方法
随着脱色剂在纺织印染污水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接触脱色剂的客户对其使用上还有一些疑惑。脱色剂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废水的药剂用量的确定,确定过程都有一个先小试再大试的过程,现就小试(实验室试验)和大试(污水运行调试)的过程做一下说明,以供参考.
小试流程如下:
1:用烧杯取适量废水(200ML以上),调节PH值到8;
2:稀释所需的药剂,脱色剂稀释50倍(即2%的质量浓度),聚烯酰胺(PAM)稀释1000倍;
3:滴加药剂,先加脱色剂,搅拌,再加聚铝,搅拌,加PAM,搅拌,静置;
4:观察上清液的色度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调整药剂投加量,重复第三步操作;
5: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每吨废水中脱色剂和其它药剂的用量。
脱色剂投加量的计算(以具体试验为例)
药剂用量计算公式:
药剂用量=【(滴数/20)×质量浓度/试验废水体积】×10
配制的药剂:脱色剂(2%溶液,即稀释50倍)
PAC(2%溶液)
PAM(1‰的水溶液)
用烧杯取试验废水200ML(色度200,COD为110),调PH值到8,用滴管先加脱色剂溶液10滴(1ML相当于20滴),搅拌,再加PAC 12滴,搅拌,加PAM 2滴,搅拌,静置一分钟,检测色度为4(稀释倍数法),COD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