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电涌保护器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浪涌保护器,氧化膜浪涌保护器和丸式浪涌保护器。30年代出现了管式浪涌保护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浪涌保护器。现代高压浪涌保护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1992年以来,以德、
160-电源电涌保护器
原始的电涌保护器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浪涌保护器,氧化膜浪涌保护器和丸式浪涌保护器。30年代出现了管式浪涌保护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浪涌保护器。现代高压浪涌保护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1992年以来,以德、法为代表的工控标准35mm导轨卡接式可拔插SPD防雷模块,开始大规模引进到,稍后以美、英为代表的一体化箱式电源防雷组合也进入了。

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1安装在低压主(分)配电柜或低压总开关柜内,并联在电源进线外,作为电源的级保护
电源连接导线用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线,接地线用不小于25mm2的多股铜线。连接线应尽量的短直粗,接地电阻:R<42。
3模块结构防雷器前端应串联合适的熔断器或空开
安装时必须断开电源,严禁带电操作,连接导线必须符合要求
安装完比后烙模块插入到位,检查下作是否正堂
当模块故障显示窗口指示红色时,遥信端子输出告警信号,表示防雷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更换防雷器无须特别维护,只需定期检查其连接是否有松动,状态指示是否正常
在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
包含LPZ1区)交界外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一三级或更高笔级保护:第二级保护器
是针对前级保护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雪击的防护设备,在前级发生较大雪击能量吸收
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保护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保护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当线路足够长时,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保护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第三级保护器对通过第二级保护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假如两级防
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
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

为了监视SPD的老化和运行状态,采用金属氧化物电阻元件的限压型SPD,带有老化显示及过载热分断装置和失效指示功能。根据系统运行需要还可装设工作状态监视报警模块或远程监控辅助触头。间隙型SPD可选用运行状态指示器和雷击计数器的产品。电涌保护器(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其作用原理是在正常情况下,电涌保护器处于极高的电阻状态,从而保证电源系统正常工作;当电源系统随着冲击电流及电压的逐步提高,SPD的电阻持续下降,SPD立即在纳秒级的时间内导通,将电涌能量通过SPD泄放入大地;当电涌过后,电涌保护器又迅速恢复为高阻状态,从而不影响系统正常供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