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出资比例=持股比例=分红比例=表决权比例,但法律并未禁止股东对上述事项进行特别约定。原因在于,公司的经营除了认缴出资外,还包括其他各类资源。公司股东有的想要钱,有的想要 权,那就可以对持股、分红、表决权等比例进行特殊约定,这样可以充分地整合利用不同股东手上的资源,从而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实际上,翻开《公》,你会发现,常见的一句话就是“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伙的概
知识产权知识
一般情况下,出资比例=持股比例=分红比例=表决权比例,但法律并未禁止股东对上述事项进行特别约定。原因在于,公司的经营除了认缴出资外,还包括其他各类资源。公司股东有的想要钱,有的想要 权,那就可以对持股、分红、表决权等比例进行特殊约定,这样可以充分地整合利用不同股东手上的资源,从而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实际上,翻开《公》,你会发现,常见的一句话就是“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伙的概念既可以从法律行为的角度给出,也可以从组织形态的角度给出。就法律行为的角度而言,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协议;就组织的角度而言,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态。由此可知,无论是从法律行为角度还是从组织形态角度,都强调合伙的主要特征是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
没有签订合伙协议,怎么认定合伙成立?
常见的合伙分为两种:个人合伙、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成立需要有书面协议,而个人合伙只需两个以上合伙人之间按照协议进行实物或劳务等出资即可,是比较常见的合伙形式,而合伙人之间一般都是熟人,很容易出现没有签书面协议的情况,大家想着都是“自家人”协议签不签无所谓,导致后期出现合伙关系是否成立的纠纷争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