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机床使用过程中怎么样能发现问题
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的控制在其使用参数范围内,否则可能会对机床造成损坏,比如: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在工作台上放置的工件及其夹具辅具等不得超过工作台的'承重,否则会对运动导轨造成损伤;切削力尽量不要过载,否则会造成传动机构的损坏、失效,更严重的会由于电流过大烧掉主轴电机或进给轴电机等。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机床的固有频率,以
数控机床定价
在数控机床使用过程中怎么样能发现问题
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的控制在其使用参数范围内,否则可能会对机床造成损坏,比如: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在工作台上放置的工件及其夹具辅具等不得超过工作台的'承重,否则会对运动导轨造成损伤;切削力尽量不要过载,否则会造成传动机构的损坏、失效,更严重的会由于电流过大烧掉主轴电机或进给轴电机等。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机床的固有频率,以防产生谐振,影响加工精度,甚至引起切削刀具、机床部件的损坏。在机床使用中,我们可以充分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进行听、摸、看、闻等,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听声响,机床在运转时,都会有一定的声音,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是否有异常的声响,比如:气管爆裂漏气的声音、润滑系统“嗒嗒嗒"突然变化了的声音、刀具切削的“吱吱吱"等,出现这类异常声音,一定要及时停车,防止事态扩大。
(2)摸机床的温度,机床在运行时,有一定的温度升高是正常的,因为运转过程当中存在摩擦的作用,从而产生热量,一般情况下,当机床运转达到一定时间,就会达到热的平衡,也就是温度基本保持恒定,大体在50-60度,如果拿手放上去,不敢停留,说明这时温度就偏高了,应检查润滑是否充分。
(3)看机床的工作条件差的部位,由于数控机床在加工的时候,大部分时候要喷淋冷却液,一次来冲洗、冷却工件和刀具,这样有碎铁屑、切削液就使得部分部位工作条件很差,尤其是数控机床上刀架前后移动的行程开关,极有可能冲进去碎铁屑,使其触头的伸缩不够灵活,这时我们就要手勤,及时的清理。另外,在部分切削加工时,还可能会产生带状铁屑,容易缠绕在刀具、工件上,影响冷却的效果及产生挤压,对刀具造成破坏,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
(4)闻味道,闻是否有异味,主要是电器管线刺鼻的焦糊味。
适合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有哪些
1、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零件
随着
数控机床制造成本的逐步下降,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加工大批量零件的情况也已经出现。加工很小批量和单件生产时,如能缩短程序的调试时间和工装的准备时间也是可以选用的。
2、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有于数控机床的刚性好,制造精度高,对刀,能方便的进行尺寸补偿,所以能加工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3、表面粗糙度值小的零件
在工件和刀具的材料、精加工余量及刀具角度一定的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取决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普通机床是恒定转速,直径不同切削速度就不同,像数控车床具有恒线速切削功能,车端面、不同直径外圆时可以用相同的线速度,保证表面粗糙度值既小且一致。在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同的表面时,粗糙度小的表面选用小的进给速度,粗糙度大的表面选用大些的进给速度,可变性很好,这点在普通机床很难做到。
4、轮廓形状复杂的零件
任意平面曲线都可以用直线或圆弧来逼近,数控机床具有圆弧插补功能,可以加工各种复杂轮廓的零件。
我国机床行业面临的挑战。
机床工具行业是机械工业中进出口逆差比较大的行业,2017年逆差为34.7亿美元,其中金切机床逆差高达55亿美元,在金切机床中,数控机床逆差达21.6亿美元,加工中心逆差达32.4亿美元。可见机床竞争力总体较弱。
机床工具行企业分化剧烈,一是通用型金属切削主机行业企业形势较差,但设备企业运营形势相对较好——必须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二是国有技术积淀虽深,但多数比较困难。
在“制造2025”提出以后,机床行业也定下了迈步“”的目标。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机床企业还需要解决人才难题、难题、转型升级难题、生态难题以及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当下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的影响,广泛但程度不一,企业出口外贸信心,下半年订单,利润必然受损;订单与制造业向外转移或难以避免。
面对贸易战,我们要冷静分析、搞好预测、预判,保持头脑清醒,变压力为动力。要瞄准产业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自主能力、补短板,提,提高自身实力,提升竞争力,以确保产业的安全以及企业的发展。
尽管目前困难很多,挑战很严峻,但机床行业近年来进步很快。目前已基本能满足发电设备、船舶制造业所需的加工装备,航空航天领域所需的制造装备也有了突破性进展,汽车工业四大工艺中,国产冲压线和涂装线已迈入世界之列,焊装、总装线和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线的国产化也在进步中。因此,我们决不应妄自菲薄,一定要坚定继续推进自主化的信心。
机床产业的发展现状。
机床产业的现状,我想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就是“大而不强”。
1.“大”的主要标志是产业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纵向比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实现高速增长。
(2)横向比较,在世界机床行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从2009年开始,已连续8年成为世界大机床消费国和大机床进口国。
2.“不强”主要表现在:目前机床产业仅仅在规模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与机床制造强国相比较,在结构、水平、研发和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 1 ) 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价格战,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产品几乎都是数控机床(包括成套生产线)。可见,针对产品的需求,国产机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所供非所需,所需不能供的结构性矛盾,目前虽有改善,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2) 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发展滞后于主机,并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瓶颈。
( 3 ) 自主能力不强。基础、关键、共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社会化的研发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
(4) 机床产业还没有实现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模式的转型。尤其是工程集成能力弱,为汽车等重点行业制造领域提供成套生产线还处于起步阶段。
(5) 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多而散,全行业企业多达5944家;主机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配套能力弱,产业分工不清晰;与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链体系还不够完善。
(6) 人才匮乏,其是缺少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研发的人才;缺少技工;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目前,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