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墨【成分组成】
松烟墨、蜂胶、本草发酵提取物
松烟墨是古代制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由百年松木燃烧取烟而得,现在书画所用的墨汁、墨锭多是油烟墨,即石油提炼的重油烧取的油烟,油烟墨不可入药。
(1)松烟墨是一味中药,又称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味辛性平,入心、肝、经,具有止血、凉血之效。
(2)松烟墨在现代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松烟墨颗粒仅30
墨宝代加工
药墨【成分组成】
松烟墨、蜂胶、本草发酵提取物
松烟墨是古代制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由百年松木燃烧取烟而得,现在书画所用的墨汁、墨锭多是油烟墨,即石油提炼的重油烧取的油烟,油烟墨不可入药。
(1)松烟墨是一味中药,又称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味辛性平,入心、肝、经,具有止血、凉血之效。
(2)松烟墨在现代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松烟墨颗粒仅30-50纳米,是一种天然取材的纳米材料,仅为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具有渗透性,极易穿肤,有入木三分之效,可以携有效成分参与体液循环,调理阴阳平衡。
(3)松烟墨是碳原子组成,是一种多孔结构,像活性炭、竹炭一样,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出体内的寒湿及垃圾,净化体内环境。
现在的松烟墨使用采割的形式收集。其特点是对松树能连续采割,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松木烧取相比,由烧取的松烟墨更加细腻,均匀。
蜂胶是蜜蜂采集分泌的一种粘稠胶状物,可入药。其性平,味苦、辛、微甘,有润肤,的功效,可、、烧、皮肤裂痛,防辐射等病症。
兴于唐朝
唐代由于的提倡,文人墨客的讲究,设官置厂,专事造墨。对于取材、选料多有拓展。如的墨官祖敏,制墨之佳,天下。其制墨必用煎膏和成,这便发现了以药制墨的端倪。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安徽歙州奚廷洼所制之墨,赐给国姓,改名李超,其所制之墨,称为“李墨”或“新安香墨”,从此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美名,至此,李墨便成了称誉于世的墨。
宋代,以徽墨为代表,名人辈出,出现了诸如张遇、潘谷、高滋、朱知常、戴彦衡、叶茂实、高庆等制墨名家。其墨主要分为油烟和松烟两大类。宣和帝以苏合油掺烟和墨,杂以百宝,金章宗购之每两黄金一斤,欲仿不能,叹谓墨妖。此时之墨,在制法上已有相当的改进了。
李时珍曾对松烟墨本身的药用价值记述甚详,尤其是从墨之释名、功效、使用禁忌、方剂等多方面给出了详尽记载:墨又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其气味“辛、温、无毒。”除了用于“利小便,通月经,治痈肿”的功效外,他还引《开宝本草》的记载:“止血,肤,合金疮。主产后血运、崩中卒下血,醋磨服之;又止血痢及小儿客忤,捣筛温水服之。又眯目物芒入目,点摩瞳子上。”据学者研究:“盖其止血是胶及烟之功;肤,合金疮乃胶及珍珠之力;墨中、、、珍珠等均有去翳明目、开窍醒脑之功效,故可治目眯及小儿客忤之证。”由此可见,即便是墨料本身,便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除松烟、油烟等黑墨外,古代还有墨及其它色墨的存在。墨系以研细加胶而成。又名丹砂、辰砂。

纵观制墨配料,各家多有不同,通常包括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为便于比较,笔者把历代文献中记载的部分制墨配方以列表形式加以对比见图表1:至于以上添加剂的作用列述如下:秦皮:“解胶益色”;藤黄、鸡子清、生漆、牛角胎:“至坚”;猪胆、鲤鱼胆:“至黑而泽”;甘松、、零陵香、白檀、丁香、、:“碎胶煤气”;地榆、虎仗、卷柏、、丹参、黄连、黄芦、、、茜根、黑豆、百药煎、、胡桃、青皮草、乌头、牡、棠梨叶、呵梨勒:“助色”;皂角:“除湿气”;栀子仁、:“去胶色”;黄蘖:“研无声”;川鸟头:“胶力不劲”;酸:“砚中迟散”;:“增肥厚”;绿矾:“加黑色”;:“益色”。从以上叙述可知,在制墨过程中使用各种胶类,虽然使得研墨更加方便,但是同样影响墨色效果在纸面上的表现力,间接影响了历代书画家们的艺术创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