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换热器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管式换热器是用金属薄板(一般采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冲压成带有一定规则形状的波纹沟槽的单板,然后将单片组装成所需的多片组。在每两片相邻板的边缘采用丁睛橡胶等材料作密封垫片,形成介质流槽的通道。板上开有流体的进出口,使两种介质在各自的流槽通道内流动并进行热交换。后将靠边的一台换下,但由于2台换热器是串联运用,梗塞问题仍没得到基本处理。因通道波
铜管换热器咨询
管式换热器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管式换热器是用金属薄板(一般采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冲压成带有一定规则形状的波纹沟槽的单板,然后将单片组装成所需的多片组。在每两片相邻板的边缘采用丁睛橡胶等材料作密封垫片,形成介质流槽的通道。板上开有流体的进出口,使两种介质在各自的流槽通道内流动并进行热交换。后将靠边的一台换下,但由于2台换热器是串联运用,梗塞问题仍没得到基本处理。因通道波纹形状复杂,介质虽是低速流人,但在沟槽内也会形成湍流,提高了热交换率,同时沟槽多又增加了换热面积,是一种的换热设备。
板式换热器由金属波纹板片、固定板、活动夹板、夹板螺栓、型钢支架等组成。
板式换热器具有传占地面积小、热损失小、结构简单、易于搬运安装、易拆装、用热量调整灵活、可定期清洗或更换板片、可随用热量增加而增多板片而不需更换任何设备(如容积式换热器当满足不了需求而增容时,必须更换或增加设备)等优点。
板式换热器多用于采暖或空调系统中,如用于生活热水系统则需设置热水贮水箱等设备。
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费那个是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2贫油冷却器油冷却),换热面积200㎡人贫油槽的贫油由贫油泵加压送至贫油冷却器,分别被32℃循环水和16。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换热器的优势特点介绍
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据《2013-2017年换热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30年代初,瑞典首1次制成螺旋板式换热器,随后英国制造出板翅式换热器,由铜及其合成材料制成,用于飞机发动机散热。
我们在使用一种设备的过程中可能关注的就是你该设备的优势特点,不同的优势特点的容积式换热器的用途也是相应不同的,那么强制容积式换热器的优势特点有什么呢因此,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多,分类较复杂。容积式换热器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广,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换热器,现在随着容积式换热器的制造技术不断的升级,新型的强制容积式换热器已经出现,接下来为您介绍新型强制容积式换热器常见的特点。
强制容积式换热器的优势特点介绍:任何换热器都存有一个固定范围内的输出热负荷。在选用时只能按用户的大负荷选用,而在使用中由于诸多原因,负荷的变化量是很大的。据统计在低负荷时只能用到30%左右,这样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我厂的模块组合式换热器可按照您不同的阶段和温度变化来控制;传热系数高。由于节能换热管的使用,模块化的结构,合理的过冷装置,传热系数:汽—水为3800~5600W/㎡·K、水—水为1630~3890W/㎡·K;不易结垢。由于采用涡旋状紫铜管,易形成湍流的流体对管壁有较强的冲刷作用,加之管型本身有热补偿能力,通过热胀冷缩达到自洁,所以管内不易结垢;运行安全可靠。负荷稳定。不会对负荷产生剧烈的回击;结构紧凑,小巧。脱苯后的热贫油从脱苯塔底流出,自流入贫富油换热器与富油换热,使其温度降至90℃左右。100万大卡换热量仅占地面350×350(mm);安装快捷,维修方便。可不用机房,运到现场只需与系统管道接通即可。
换热器运行的注意事项
换热器的安全运行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l)初投运要慢,要先充分预热,逐步提温。
(2)做好减压阀的预热及投运后的调整工作。
(3)机组启动应先开启冷侧阀门,待稳定后再开启热侧阀门;而停车时要先关闭热侧阀门,然后再关闭冷侧阀门。
(4)换热器正常运行后,关闭汽水换热器疏水器旁通阀(原理图中未画出),疏水器投人正常工作。若疏水器温度过低如50℃以下,旁通阀可开启运行,若疏水器温度过高,如90℃以上且凝水系统无压运行时,将旁通阀关闭,防止蒸汽通过,造成汽水冲击。
(5)尽可能与同类换热器一致,这样运行更平稳,运行效率更高。
运行调节,运行调节主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来调整供水温度和流量。操作人员主要通过控制热机组一段列管式换热器的过热蒸汽进汽流量,达到控制机组出口水温的目的。室外温度较高时,通过控制设备运行台数及调整进汽流量来控制温度。但注意尽量减少换热器开启频率,以防因频繁开停而造成封密垫泄漏。供热负荷减少时应注意蒸汽管道疏水,防止换热器内产生水击。F调节流量时,调节泵出口阀门,不能调节进口阀门,以免造成汽蚀现象发生。运行调节要整个系统协调进行,统一调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