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机组通流部分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汽轮机改造公司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1)叶片型线是上世纪70~80年代老型线,气动热力性能差,叶型损失大、效率低;
(2)通流面积偏大,调节级焓降大,效率差;
(3)受早期电力紧张汽轮机需超出力设计理念的影响,设计余量偏大;
(4)某些级的速比和焓降分配不合理,导致热力特性参数偏离蕞佳值,级效率低;
(5)
汽轮机节能改造
老机组通流部分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汽轮机改造公司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1)叶片型线是上世纪70~80年代老型线,气动热力性能差,叶型损失大、效率低;
(2)通流面积偏大,调节级焓降大,效率差;
(3)受早期电力紧张汽轮机需超出力设计理念的影响,设计余量偏大;
(4)某些级的速比和焓降分配不合理,导致热力特性参数偏离蕞佳值,级效率低;
(5)通流子午面不光顺,容易产生脱流,加大通流损失。
(6)动、静叶片匹配不佳,叶片来流攻角偏大,增加了攻角损失。
(7)制造年代早,制造精度不高,质量不稳定;
(8)现场总装精细化程度不高。
采用的技术手段和理念、的加工工艺的和现代化的大型数控精密加工设备,通过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改造,使机组的热耗、效率达到同类机组的水平,实现节能降耗,从而提高机组经济性。
汽轮机改造可以解决机组存在的影响安全可靠运行方面的问题,提高了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延长机组寿命。
什么是凝汽式汽轮机?
什么是凝汽式汽轮机?
汽轮机改造公司小编为您介绍。
凝汽式汽轮机是指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在做功后全部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全部返回锅炉。
进人汽轮机的蒸汽,对于一般中压机组来说,每1kg蒸汽含热量约3223kJ,这些热量中只有837kJ左右是做了功的,凝结水中约有126kJ热量,约2240kJ热量是被冷却排汽的冷却水带走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对于高压汽轮机,由于进汽含热量大些(约3433kJ左右),可用的热量相对来说要大些,但损失仍很大。为了减少这些损失,采用带回热设备的凝汽式汽轮机,就是把进人汽轮机做过一部分功的蒸汽抽出来,在回热加热器内加热锅炉的给水,使给水温度提高,节约燃料,提高经济性。
汽轮机启动时,汽缸为什么要放疏水
汽轮机改造公司小编为您介绍:汽轮机启动时,汽缸为什么要放疏水。
汽轮机在起动过程中,汽缸金属温度较低,进入汽轮机的主蒸汽温度及再热蒸汽温度虽然选择较低,但均超过汽缸内壁温度较多。蒸汽与汽缸温度相差超过200℃。暖机的蕞初阶段,蒸汽对汽缸进行凝结放热,产生大量的凝结水直到汽缸和蒸汽管道内壁温度达到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凝结故热过程结束,凝结疏水量才大幅减少。在停机过程中,蒸汽参数逐渐降低,特别是滑参数停机,蒸汽在前几级做功后.蒸汽内合有湿蒸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汽缸四周,负荷越低,蒸汽含水量越大。另外汽轮机打闸停机后,汽缸及蒸汽管道内仍有较多的余汽凝结成水。由于死水的存在,会造成汽轮机叶片水蚀,机组振动下缸产生温差及腐蚀汽缸内部,因此汽轮机起动或停机时须加强汽轮机本体及蒸汽管道的疏水。

汽轮机可以产生的能量比较高,使用也比较广泛,发电效率比较高。那么,这种设备的转子组成结构是怎样的呢
汽轮机改造公司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1、转子铁芯。汽轮机转子本体采用高强度、导磁性能良好的合金钢加工而成。沿转子本体表面轴向铣出用于放置励磁绕组的凹槽。槽的排列方式一般为辐射式,槽与槽之间的部分为齿,俗称小齿。未加工的部分通称大齿,大齿作为磁极的极身,是主磁通必经之路。
2、励磁绕组。励磁绕组为若干个线圈组成的同心式绕组,线圈则用矩形扁铜线绕制而成。励磁绕组放在槽内后,绕组的直线部分用槽楔压紧,端部径向固定采用护环,轴向固定采用云母块和中心环。励磁绕组的引出线经导电杆连接到集电环上,再经过电刷引出。
3、护环和中心环。汽轮机转速很高,励磁绕组端部承受很大的离心力,所以要用护环和中心环来紧固。护环把励磁绕组端部套紧,使绕组端部不发生径向位移和变形;中心环用以支持护环,并防止端部的轴向移动。
4、集电环。集电环分为正、负两个集电环,由坚硬的合金锻钢制成,装于发电机转子的励磁端外侧。正、负两个集电环分别通过引线接到励磁绕组的两端,并借电刷装置引至发电机励磁系统上。
5、风扇。风扇装于汽轮机转子的两端,用以加快气体在定子铁芯和转子部分的循环,提高冷却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