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铸造裂纹
沿晶界发展,常伴有偏析,是一种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的裂纹在体积收缩较大的合金和形状较复杂的铸件容易出现
2.热处理裂纹
由于热处理过烧或过热引起,常呈穿晶裂纹。常在产生应力和热膨张系数较大的合金冷却过剧。或存在其他冶金缺陷时产生
产生原因
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尖角,壁的厚薄变化过于悬殊
2.砂型(芯)退让性不良
不锈钢非标准件
1、铸造裂纹
沿晶界发展,常伴有偏析,是一种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的裂纹在体积收缩较大的合金和形状较复杂的铸件容易出现
2.热处理裂纹
由于热处理过烧或过热引起,常呈穿晶裂纹。常在产生应力和热膨张系数较大的合金冷却过剧。或存在其他冶金缺陷时产生
产生原因
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尖角,壁的厚薄变化过于悬殊
2.砂型(芯)退让性不良
3.铸型局部过热
4.浇注温度过高
5.自铸型中取出铸件过早
6.热处理过热或过烧,冷却速度过激
由于铝铸件组织疏松、孔隙率高,含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杂质,阳极氧化膜染色后极易出现白斑,铝铸件阳极氧化膜质量很难保证。对此,有关表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避免这个问题:首先,采用高电压大电流密度冲击法。1854年,德国化学家德维尔利用钠代替钾还原氯化铝,制得铝锭。在阳极氧化初期采取高电压、大电流冲击,使原先被杂质分割的大小“岛屿”通过大电流冲击而连接成片。第二,铸件表面打磨法。打磨可以使磨下来的铝末填充铸件的孔隙,起到连接被杂质隔离的块块“岛屿”的桥梁作用。第三,铸件表面喷丸法。在喷丸法试用之前笔者采用圆头锤子敲的方法,原意是想使阻隔“岛屿”的缝隙通过敲打闭合,达到连接成片的目的,结果效果显著。采用这几种方法就可有效避免铝铸件阳极氧化膜染色后出现白斑,从而保证其质量。
铸造件的优点1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复杂内腔的毛坯(如暖气)
2适应性广,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铸造。 几克~几百吨。
3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废钢,废件,切屑
4铸件的形状尺寸与零件非常接近,减少切削量,属少无切削加工。
铝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岩石或矿石里,如长石、云母、高岭石、铝土矿、明矾时,等等。由铝的氧化物与冰晶石(Na3AlF6)共熔电解可制得铝,其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反应过程
溶解:将铝土矿溶于NaOH(aq)AlO+ 2NaOH ==== 2NaAlO(偏铝酸钠)+ HO
过滤:除去残渣氧化亚铁(FeO)、硅铝酸钠等
酸化: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 .NaAlO+ CO+ 2HO ==== Al(OH)↓+ NaHCO
过滤、灼烧 Al(OH) 2Al(OH)==高温== AlO+ 3HO
电解:2AlO(l)==通电== 4Al + 3O↑
注:电解时为使氧化铝熔融温度降低,在AlO 中添加冰晶石(NaAlF)。不电解熔融AlCl炼Al;原因:AlCl是共价化合物,其熔融态导电性极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