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压电式蜂鸣器 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
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
蜂鸣器定做
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压电式蜂鸣器 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
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2.电磁式蜂鸣器 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

咪头的相关知识
咪头,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咪头是输入,喇叭是输出。又名麦克风,话筒,传声器。
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二氧化硅式等。
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
Φ9.7系列产品 Φ8系列产品 Φ6系列产品
Φ4.5系列产品 Φ4系列产品 Φ3系列产品
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
3、从咪头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
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
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
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
普通焊点式:L型
带PIN脚式:P型
同心圆式: S型
扬声器口径对fo的影响
分析:振动系统等效质量由振动系统各部分的自身质量加上振动时产生的空气附加质量构成,附加质量是因为扬声器振动时,振膜推动了周围的空气一起振动,于是使得振动系统的质量变“重”了。根据公式Mmr=2.67ρa3(ρ为空气密度,a为振膜半径),因此要想使扬声器的fo较低,则扬声器的口径要尽可能大,因为口径与附加空气质量成正比(列表1所示),口径越大,fo越低。采用铝合金振膜、玻璃纤维振膜的低音单元一般口径比较小,承受功率比较大,而采用强化纸盆、玻璃纤维振膜的低音单元重播音乐时的音色较准确,整体平衡度不错。
列表1 扬声器口径和附加质量的关系(安装在无限大障板上,单边)
论证:笔者用Ф25mm-4Ω的音圈、磁铁80*32*12t-Y30、T铁及导磁上板75*4.0t-Ф25mm、定心支片是CW-30#变位为0.8mm/50g,然后分别采用口径为220mm、250mm、300mm全纸振膜fo=70Hz,且重量相同(5.0g)。同时对三种样品进行试作,然后测得的阻抗曲线(如图11所示),其结果为200mm-105Hz、250mm-89Hz、300mm-80Hz。这种音箱主要是安装在天花板上,非常适合在书房、卧室等面积不大的空间中使用。可见在同样Mms、Cms的情况下,振膜的面积越大,其fo也就越低。
定心支片上加锦丝线的间距、幅度、布胶对扬声器fo的影响
分析:定心支片在生产中,就是靠含浸液的比重来控制它的硬度的。浸液是由jia醇、离型剂、ben酚或酚醛树脂混合而成,比重越大,则其含树脂越多,浸到布料里面的也就越多,成型后定心支片的硬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即顺性越大。所以绑定锦丝线在上面、缝线位置布胶、锦丝线高(弧)度过小都会造成其顺性变小,从而导致扬声器的fo偏高,另外高度过小还会造成振幅不足。Kellogg发表了划时代的文章“新型非号筒式单元”,详细介绍了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利用这个理论设计的Radiola104音箱美国。
论证:在设计锦丝线加在定心片上时,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固线间的距离和高度,不要间隔太近及高度太小(如图21所示)。缝线固的胶水要用柔软胶(即在干燥后还是呈软性的),并且胶量不宜过大(如图22所示)
推论: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推出,同样在制造过程中应注意不要让胶水沾在振膜折环上(特别是内侧,不易发现)以及定心支片的波纹里(如图23所示),下面是以70mm的全音域扬声器为例试作,首先是折环内部溢胶靠上缘,然后是中心部位的胶水溢到定心支片的个波谷里边;由图上可以看出定心支片的有效振动尺寸(实际Ф33.5-Ф18.4)较小,这时的溢胶要比折环上溢胶的影响大(如图24所示)。这些不仅会造成上述情况,而且毫无疑问的还会影响其它参数变化。在扬声器内部,输入信号通过无源分频网络被分配到两个单元,通常称为分频器,直接将低频分配到低音单元,将高频分配到高音单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