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大型铜鼎青铜器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器形庞大浑厚,是目前已发现的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后)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
仿古大型铜鼎
仿古大型铜鼎
青铜器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器形庞大浑厚,是目前已发现的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后)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仿古大型铜鼎
佛山历史名人铜鼎的设计意念,把佛山历史名人精神和佛山古代的冶金铸造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鼎中,图案、尺寸都有着较深的涵意。 鼎的一层高0.628米,表明在公元628年佛山这一名称便已出现;二层高0.386米,表示佛山面积有3800多平方公里;鼎高1.3米,表达的是佛山历史名人是在2013年评选出来的。鼎的总高为2.314米,宽1.5米,整体分两层,底座上面是鼎,寓意节节上升,蒸蒸日上。
鼎座边的佛山市花白兰图案,寓意共同建设绿色美好家园;鼎座下部分的山纹,取自佛山的“山”字,意为“地”,云纹图案意为“天”,寓意历史名人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各自作出的功勋和成就,为世人代代相传。鼎身的蛟龙纹图案,寓意佛山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佛山;而鼎侧面乳钉纹上刻上佛山五区的名字,则寓意佛山五区像五颗明珠一样发出光芒。





仿古大型铜鼎
铜鼎,夏代,高20厘米、径15.3厘米,1981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铜器一直被人们视为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二里头遗址发现了铸铜作坊和大量的铜器,应该说夏代进入青铜时代是毫无疑问的。铜鼎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鼎演变而来,到夏、商、周时期其功能有的也由一般的炊具,变为重要的礼器。这件铜鼎可能为炊器,有双耳,腹外壁有纹饰,三个锥形足。足间可直接放置燃料烧火加热。考古研究所藏。





铜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周朝,就有九鼎,代表天下,可见历史文化多少久远。生产的铜鼎,按形态可以分为方鼎、圆鼎等等,经常铸造的铜鼎有诚信鼎、平安鼎、大克鼎、三足鼎等等,品种规格。仿古大型铜鼎
铜鼎,是我祖先所创制早的一种器皿,后来成为祭祀神器,是国宝。几千年来,铜鼎一直被沿用,而且青铜鼎为我所独有,在物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青铜鼎经历了几千年,一直沿用不衰。特别是它具有政权的象征意义,使其在享有崇高地位,迄今为世人所尊重. 铜鼎在风水中的作用有藏风聚气的作用,而风水就是需要这种聚气的环境所以铜鼎在风水上对人十分的好。摆放铜鼎更多的意义是被赋予了吉祥稳定的意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