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场地地下水情况
地下水分潜水和承压水两种。潜水储存于地表与首层不透水层之间,是无压力重力水,可向四周渗透。从工程实践来看,潜水大多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下埋设的上下水管道破碎漏水,主要积存于地表下杂填土和老建筑物被冲刷掏空的地基中。承压水储存于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含水层中,若水充满此含水层,则水具有压力。所以,要根据地质和水文资料,搞清楚场区各处透水层和不透水层向下沿深度
排水降水工程厂
基坑降水场地地下水情况
地下水分潜水和承压水两种。潜水储存于地表与首层不透水层之间,是无压力重力水,可向四周渗透。从工程实践来看,潜水大多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下埋设的上下水管道破碎漏水,主要积存于地表下杂填土和老建筑物被冲刷掏空的地基中。承压水储存于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含水层中,若水充满此含水层,则水具有压力。所以,要根据地质和水文资料,搞清楚场区各处透水层和不透水层向下沿深度的分布厚度和变化情况;掌握场区各处承压静止水位埋深,混合静止水位埋深和他们的年变化幅度及水位标高;查明场地地下水补给源的方位、距离和透水层的联系情况;搞清楚地下水层是否与江、河、湖、海等无限水源连通;不论潜水或承压水若与无限水源连通,都会造成降水困难甚至于降水无效。
管井降水管井参数设计
井点管高程设计
计算公式:H≥H1+h+iL+l
式中:H1—井点管埋设地表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取隧洞蕞大埋深23.5m;
h—边坡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m),本次取1.5m;
i—降水曲线坡度,与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有关,根据测定环状井点取0.1;
L—井点管至坑底中心距离,取7m;
l—滤管长度,取1.5m;
H≥H1+h+i×L+l=23.5+1.5+0.1×7+1.5=27.2m
井点管长度=H+0.3=27.5m,其中井点管高出地面0.3m。
总涌水量计算
计算公式:式中:Q—井点系统单井涌水量(m3/d);
K—垂直渗透系数(m/d),取7.18×10-3cm/s=6.2m/d;
H0—降水影响深度(m),降水深度+滤管长度=23.5-1.8+1.5=24.2m;
S—水位降低值(m),地下线降低高度,取23.5+3-1.8=24.7m;
R—抽水影响半径(m);
根据常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R=590m;
根据公式:式中:X0—环状井点系统假象半径;
F—环状井点系统包围面积,明挖段+洞挖段=1232.3+163.23×14=3517.5㎡;
通过公式计算得出,X0=33.5m;
故Q=1.366×K×(2H0-S)×S÷(lgR-lgX0)=1.366×6.2×(2×24.2-24.7)×24.7÷(lg590-lg33.5)=3979.6m3/d

管井
降水法: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
1、适用土质类别:粉土、砂土、碎石土、岩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
2、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停用期间,应定期抽水,以避免过滤器堵塞。
4、降水深度:不限。
渗井降水法:水平方向的地下排水设备。
1、适用土质类别:粉质黏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2、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