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型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姜型黄精的原植物为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
黄精作为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滋补脾,生黄精,强筋骨的功效是老年人较理想的补养之品,无大补温燥之品可能带来的不好的作用。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
生黄精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型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姜型黄精的原植物为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
黄精作为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滋补脾,生黄精,强筋骨的功效是老年人较理想的补养之品,无大补温燥之品可能带来的不好的作用。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目前店里卖的制黄精多为切片,众所周知,切片就易掺假,因为原药材形状看不到了,尤其是制黄精,颜色乌黑,难以分辩。生黄精,黄精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3~10cm,直径0.5~1.5cm。结节长2~4cm,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茎痕圆形,直径5~8mm。
病害发生规律
黄精的病害主要是叶斑病 4~5月开始发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雨季发病较严重,病原为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受害叶片,先从叶尖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外缘呈棕褐色、中间淡白色的病斑,从病斑向下蔓延,使叶片枯焦而死。
病害防治方法:①收获后清洁田园,将枯枝病残体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
②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3~4次,或65%代森锌可湿性500~600倍液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想了解更多关于黄精知识?可以致电叶氏药材合作社咨询!叶氏药材合作社种植黄精等药材经验长达15年,种植面积达20亩。详情可电联!
黄精的需求
黄精的市场前景可观,黄精目前供不应求,主要是目前黄精依靠用,人工栽培刚刚起步,黄精的供应量满足不了需求量。那么黄精的需求量有多大呢?小编先给大伙分析下黄精产品的开发情况。
目前对黄精的开发主要是围绕着药品和食品进行
黄精自古以来就被视作中老年人理想的滋补品之一,中医认为,黄精性味甘平,归肺、脾、经,作用缓慢,可作久服补养之品,既可补脾气、脾阴,尽可生津、益补精,并且无大补温热之品可能带来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精的确有延老益作用,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常服可改善体质。民间以黄精制作的药膳品种、方法有很多,食疗的效果也比较理想。目前对黄精的开发主要是围绕着药品和食品进行。
目前已开发的黄精产品主要有九制黄精、黄精速溶茶液。
叶氏药材合作社所种植的黄精是市场上稀缺的黄精,源自湖北崇阳县,所售的药材---多花黄精等名贵药材。且白芨黄精均是从深山采挖,移植到当地农户自家山上种植而成的。详情可电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