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走出去的国际化
加快走出去步伐,一带一路与国际化,“一带一路”涉及65个44亿人口的经济合作发展。揭示了我国经济新增长和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已经来临。“一带一路”大战略推进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国内城市和沿线。其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钢结构企业纷纷出走。以中建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多维联合集团等为首的企业在国外签下高达数十亿元的订
数控直条切割机价格
“一带一路”与走出去的国际化
加快走出去步伐,一带一路与国际化,“一带一路”涉及65个44亿人口的经济合作发展。揭示了我国经济新增长和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已经来临。“一带一路”大战略推进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国内城市和沿线。其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钢结构企业纷纷出走。以中建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多维联合集团等为首的企业在国外签下高达数十亿元的订单。东南网架签约委内瑞拉超过10亿元的大合同,北京多维联合集团和委内瑞拉签订新型板材项目。
粗钢产量和产能
目前粗钢实际产能超过12.5亿吨,去年粗钢产量8.04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4%,属于“严重过剩”范畴。目前国内有钢铁企业611家,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突出表现为行业自律性差,“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大打价格战,为了牟取暴利,大量生产、销售和使用地条钢。” 于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称,“十三五”期间将压减钢铁产能1~1.5亿吨。然而去产能任务艰巨,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备受各方关注。
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精细化制造水平。目前,建筑钢结构行业在“制造”方向上迈出了新步伐,但总体看,依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投入不足,表现为劳动力密集、追求低成本、低附加值、低层面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近几年,随着人口红利减弱和人力成本加大,低端制造业的优势将逐步失去,钢结构企业必须借助建筑工业化的契机,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钢结构的精细化制造水平,完善施工系统集成技术,增强装配式施工管理能力,降低工程建造成本,形成企业自主技术和产品成果,占领技术制高点。
钢结构走向海外市场将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上的挑战。钢结构设计、制作和安装规范与所在准存在差异,部分钢结构标准国际认可度不高。钢结构材料种类和型材与所在国不同。企业不熟悉国外工程建设标准,以英文表达合同和图纸,存在语言障碍。同时,企业的盲目制作和安装,可能引起索赔。
材料不接轨,“以强代弱”“以大代小”,吃亏太大。同时,海外施工有时不能采用的钢材,费时、费钱,使得优势变劣势。因此,钢结构企业提升设计能力并为所在国接受,而道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