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SACD机不通电维修
AES/EBU(PCM输入)(CD或SACD);EMMOptilinkTM数码输出,与DAC2X译码器连接后;自动将CD/SACD信号升频至5.6MHz。EsotericVOSP全金属激光读取机械系统。全新设计隔离电源X-Power,拥有超低噪声的好处;可降低共振的影响,而且与MCLKTM完全同步,不需要另设一组频率,因此数字噪声与时基
EmmSACD机不通电维修
EmmSACD机不通电维修
AES/EBU(PCM输入)(CD或SACD);EMMOptilinkTM数码输出,与DAC2X译码器连接后;自动将CD/SACD信号升频至5.6MHz。EsotericVOSP全金属激光读取机械系统。全新设计隔离电源X-Power,拥有超低噪声的好处;可降低共振的影响,而且与MCLKTM完全同步,不需要另设一组频率,因此数字噪声与时基误差更低。

数码输出:GlassOptical玻璃光纤(DSD输出)(播放SACD或CD);AES/EBU(PCM输出)(播放CD或SACD)。XDS1V2升级版的数字输入可接受高规格PCM数字音讯为24bit/192kHz,PCM输入新增USB2.0,及coaxial同轴数码输入,亦保留AES/EBUandToslink.而USB2.0数码输入更可对应处理DSD音乐文件。
下面左边是1961年3月在美国好莱坞录制的一张现场演奏的JAZZ。是的白人鼓手ShelleyManne率领的一个五重奏的表演。下面右边,是2007年现场录制的马勒第六交响曲,这是海丁克大师率领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表演,注意是一张SACD。CSO-RESOUND是芝加哥乐团现场演奏录音出版时所采用的唱片牌子。

EMMLabs这台机器表现出的大特色,就是活生、泛音丰富、听感细腻而透彻的高频。应该是和他家独门的升频处理技术有关,出来的乐器泛音表现得非常充分,活生感和现场感突出,而且音色细致入微,给人一种高频信息量很丰富的主观感受。相对而言,低频段的表现虽然清晰、质感良好,但量感略收、力度也不突出。整体上声音的平衡感有些偏向中高频。不过它也不是LP的声音。或许我应该说CDSDK/DCC2的声音就是真正DSD的声音。

以下我将举几张软体、更进一步来说明CDSD/DCC2的声音表现。当我听『2046』电影原声带首时,宽深不可测的音场以及庞大强动有力的定音鼓一下子就把我家变成音乐厅,那么胧大又不会让人难受的声音的确就好像在音乐厅里听音乐般而音乐中的弦乐演奏厚度舆弹性也驱动著室内的空气,我可以感受到震慑人心的能量,但并不难受,反而觉得过瘾。再来听十一年前上扬唱片请曹永坤先生旁白录制的『特丽音乐万花筒』,这—听之下让我目瞪口呆:这是我以前听过的CD吗怎么我以前的印象并不是这样!每一首曲子都那么的庞大,气势那么的磅礴。
不论是CD层还是SACD层,都能给出细密的质感,的透明度。当然仔细对比的话。SACD层的声音仍会稍更纯净一点点,但即使是CD层的效果,已经很令人满意了。这台机器我觉得卖点是非常清晰的——播放CD碟有类似SACD的感觉,这就是它的大卖点。它的独门数字处理技术、算法,是它的精髓所在。不过搭配定要多加注意,

由于它本身声音的偏高,周边搭配就不宜再用偏高的东西,以避免造成偏亮、低频欠缺的声音。我给它上的电源线是日本Tiglon的中制品,声音很饱满,信号线则是声底丰厚的瑞士FM鸡线,但在此搭配下,仍明显觉得它的底盘不是很厚重。这是它的风格所致,应该说,假如是追求低频感、金字塔型平衡的用家。

法国号与伸缩号的声音也都充满木质的温暖,而整体的和声更是温柔得铁石心肠也会融化。您知道吗,这张SACD是1976年在耶鲁大学BattellChapel录下的,当年使用StuderA80盘式录音座,以I寸磁带30ips的速度录制。2001年时才以类比母带转成SACD的。再听一张RedRose的SACD,更让我体内热血沸腾,那张是『HerbPomeroyBigBandJazzLiveatSandy's』(RRM09),这张SACD我以前也常听。但就是不会听过像这次这样的音响效果。在爵上Pub现场欣赏音乐的人们发出的鼓掌、叫好、交谈声与BigBand的演奏混杂在一起,是空间感、现场感或乐团的乐器质感、音质音色之佳都是以前我没行感受过的。
其他灯号除非您动手,否则不会亮,也不需要亮。在此要稍微解释面板上『Wide/Narrow』的功能。所谓Wide就是没有经过任何滤波线路,而Narrow就是将30kHz以卜的频率滤除,原厂建议使用Wide模式。可以当前级使用,再来我要解释背板上的输出端子。前面说过,您只要按照原厂图示,将三条光纤按照颜色接驳CDSD与DCC2,一切就OK。

您要注意的只有AnalogLineOutput与AnalogPreampOutput,前者足让您搭配他家其他器材、或搭配您自己的前级用的,此时DCC2的音量控制处于Bypass状态。转动音量旋钮时数字虽然会变动,但无法控制输出大小。我要特别提醒您,千万不要从AndogLineOutput接驳后级。
此时的输出是大状态,可能会摧毁您的后级与喇叭。至于后者则是接驳后级用的,此时的音量控制就派上用场了。DCC2的大音量设在99,在我家,我大概都开在50左右音量就够大了。或许您有一个疑问:能否从AnalogPreampOutput接驳前级不能!假若您这样接,您所听到的并不是更大声更庞大的声音,而是更小声些,而且声音会缩窄,

整体音乐有上下端削切、施展不开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次的前级放大,音量不是应该更大吗其实不然,像在LP时代,我们如果将MM唱头经过MC唱头放大时所产生的结果相同。一般人会以为MM唱头的输出大约有3-Smv,而MC唱头的输出可能只有0.2mv,按理说MC唱头至少放大了十倍、二十倍以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