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作为普通人是否可以使用?非医疗机构是否允许配备?
A: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7年第6号,体外除颤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中提到:“本指导原则对于产品的预期使用环境不做限制,例如,手动体外除颤器和频繁使用的半自动体外除颤器可在医疗机构中和院前的急救环境中使用;非频繁使用的半自动体外除颤器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可在机场、生活社区、学校、办公场所等公共区域使用;穿戴式的自动
半自动除颤仪电极片
AED作为普通人是否可以使用?非医疗机构是否允许配备?
A: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017年第6号,体外除颤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中提到:“本指导原则对于产品的预期使用环境不做限制,例如,手动体外除颤器和频繁使用的半自动体外除颤器可在医疗机构中和院前的急救环境中使用;非频繁使用的半自动体外除颤器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可在机场、生活社区、学校、办公场所等公共区域使用;穿戴式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使用。”
“本指导原则所述的产品包含进行除颤的各种设备或系统。产品既可以是独立设备,也可集成在多参数模块的设备或系统中,也可以是穿戴式的;产品可以全部由执业医生控制和操作来进行手动除颤,或者只需急救者按确认除颤键来进行半自动除颤,或者无须任何人为干预来进行自动除颤。”
因此,任何地方都可以安装配备AED,对使用环境不做限制。AED也可以经由非医务人员普通急救者使用。我们目前对急救者的定义并没有明确要求,更多的时候是要求在设备使用方面接受过培训的人。
ED工作温度和湿度?AED的存储环境?
A:AED的工作环境要求和存储环境要求,不同可能会略有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性能,因为AED是靠一次性锂锰电池供电工作的。
以迈瑞C系列AED为例,其工作温度可在-5℃~50℃之间,从室温环境下进入-20 ℃环境后,至少能工作60 分钟。
存储环境:-30oC ~ 70oC之间
AED电池的工作状态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因为尤其是北方寒冷的冬季,不建议将AED安装于室外。
AED中文全称是自动体外除颤仪。它是设置于公共场所、供非人士使用、专门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一种,被誉为“救命神器”。其特点是无须施救者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能力,只要根据语音指示,接通电源,放置电极片,按动放电按钮,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除颤。
早上7点50分左右,王雅琪如往常一样到钟家村站换乘地铁4号线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上班。从6号线下车后,她径直走向对面站台准备换乘。
经过扶梯时,她在人群中瞥见一位大约30多岁的男子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几名地铁工作人员正围着他。
当时正值上班早高峰,王雅琪起初以为这名男子是因为没有吃早饭而引发低血糖。但当下意识上前“多看了一眼”时,她发现该男子面色发紫。凭借扎实的急救功底,王雅琪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对。她立刻俯身上前,“我是护士,让我看看!”
王雅琪迅速跪下身子,俯身探查男子的生命体征,发现倒地男子已经丧失了自主意识,且颈动脉搏动消失。王雅琪立即解开男子的外套,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在场的地铁工作人员拨打“120”后,又在地铁站内广播寻医。此时,同在地铁4号线上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士杨欣听到广播后,提前在钟家村站下了车。当她赶到现场时,已经有3名闻讯而来的医护人员正在和王雅琪交替进行心肺复苏。
杨欣在人民医院CCU工作了16年,凭借丰富的疾病救治经验,她判断倒地男子很可能是心源性的心脏骤停。杨欣果断请地铁工作人员取下地铁内常备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熟练地将电极片贴至男子两侧胸前,根据AED判断提示,继续心肺复苏,并进行了一次放电除颤操作。
接受电除颤后,男子恢复了浅表的自主呼吸,有了微弱的心跳。围观人群也为她们的救治成效鼓掌。随后,按照AED语音提示,在场的医护人员再次轮流进行心肺复苏,直到“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不放心男子的病情,王雅琪和杨欣二人还随“120”一起赶往近的武汉五医院。在救护车上,王雅琪拉着男子的手大声鼓励他,“你一定要加油,不要放弃,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救你!”
抵达医院后,两人和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交接男子的病情。随后进一步检查显示,男子的血氧饱和度已经恢复到近100,生命体征处于稳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