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应用特点
叶面肥应用特点:
1、养分吸收快,肥效好。作物叶片对养分的吸收速率远大于根部,叶面喷施可及时补充作物养分。
2、针对性强,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叶面肥可及时补充苗期和生长后期由于根部不发达或根系功能导致的养分吸收不足,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
3、养分利用率高,肥料用量少,环境污染风险小。土壤养分的利用受土壤温度、湿度、盐碱、微生物等
植物叶面肥批发
叶面肥应用特点
叶面肥应用特点:
1、养分吸收快,肥效好。作物叶片对养分的吸收速率远大于根部,叶面喷施可及时补充作物养分。
2、针对性强,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叶面肥可及时补充苗期和生长后期由于根部不发达或根系功能导致的养分吸收不足,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
3、养分利用率高,肥料用量少,环境污染风险小。土壤养分的利用受土壤温度、湿度、盐碱、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叶面肥养分不经过土壤作用,避免了土壤固定和淋溶损失,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4、施用方法简便、经济,不受作物生育期影响,减少农业生产投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人们往往将叶面肥与混在一起使用,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叶面肥施用要合理谨防误导
根外喷肥,有的施用大量元素;有的施用微量元素;有的施用有机液肥;有的应用土壤改良剂配制液肥;还有的应用肥药兼用液.虽然根外喷施肥料的种类有所不同,但都会从不同的侧面补充、改善营养,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现在市场上不同企业、厂商推出的用作根外喷施的肥料很多,多数作为一种辅助农作物增产的措施是可行的,但有的经销商将其增产幅度拔高到20~30%、甚至更高的比例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有的将其功能无限放大也是不可信的.广大消费者千万莫要上当受骗。比如:当树体长势较弱,叶色发黄,生长缓慢时,则为植株缺氮,应以氮肥为主,配合喷施磷钾肥。
为了合理地有效地在农作物上进行叶面根外喷肥,在生产措施及施用技术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外喷施肥料是有效的增产技术之一,但它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因为大量的肥料必须直接施入土层之中.当作物缺乏某种元素或作物的根系渐近之时,根外喷施肥料效果更好。
二、根外喷肥与气候的关系极大。
1、气温过高时不宜施用,选择下午4时后施用。
2、天气干旱时施用效果不显着,土壤墒情适中时效果较好;三是大风天气不要施用;四是施用后随即降雨的雨后要重新喷施。
3、要区别肥料种类喷施。如尿素喷施的浓度为1%~2%,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为0.2~0.3%,速乐硼的浓度为0.1~0.2%,惠满丰或庄福星活性液肥的浓度一般为1:500倍液,可控农作物病虫害有机配位肥的浓度为1:300倍液,钼酸铵的浓度为0.02~0.05%,硫酸锌的浓度为0.05~0.2%超过浓度则会出现肥害。这类蔬菜喷施叶面肥应以磷、钾肥为主,如磷酸二氢钾等,同时可选用微肥,如萝卜喷施硼肥,既能提高产量,又能防止糠心和褐心病,一般可增产15%-30%。为了节省用工,这些根外喷施的肥料可与酸性或中性混合施用,也可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
蔬菜安全生产如何施肥?
1、肥料的选择
应选择施用不对环境和蔬菜营养、等产生不良后果的肥料(冲施肥/叶面肥/有机肥)类型和种类。安全蔬菜生产中能够施用的肥料类型和种类可包括以下几种:
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料,农家肥又包括堆肥、泥肥、饼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其中堆肥应符合NY/T 394-2000《高温堆肥卫生标准》。商品有机肥料应符合NY/T 5018中《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允许含量标准》。
微生物肥料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钾细菌肥料、磷细菌肥料以及复合型微生物肥料等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数必须符合《微生物肥料》NY227中4.1的要求,卫生指标必须达到NY 227中4.2《成品无害化指标》要求。
无机矿质肥料包括无机氮肥、矿物钾肥、矿物磷肥。无机氮肥应选择施用铵态氮肥或尿素;磷、钾肥应符合NY/T 394—2000卫生标准要求,其中磷肥提倡施用煅烧磷酸盐,杂质控制指标为:每含1%P2O5,As≤0.004%,Cd≤0.01%,Pb≤0.002%;钾肥提倡施用硫酸钾,杂质控制指标为:每含1%K2O,As≤0.004%,CL≤3%,H2SO4≤0.5%。浓度过大易造成花木药害现象,而药量不足,肥效不佳,又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中微量元素肥料钙、镁、铜、铁、硼、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以单元素为主或几种元素配制的肥料。
2、肥料的合理施用
2.1、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不仅施用量要充足,而且必须做到无害化。NY/T394—2000《肥料施用准则》要求生产安全蔬菜,应当选用正式推荐用于安全蔬菜生产的并经过充分腐熟(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如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农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5、肥料要兑水稀释时,不能用开水或混浊的水,要用清洁的溪水、河水及塘水。
2.2、合理施用氮肥
安全蔬菜生产中应优先选择施用铵态氮肥和尿素,一般不提倡单独施用硝态氮肥。生产中应根据产量指标,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以获得高产的蔬菜。氮肥施用上应采取“前重后轻”的措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