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预制内墙板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是轻质隔墙板施工事前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预制内墙板的数量非常多,为提升检验效率,案例工程以1000块为一个批次进行检验,不足1000块的预制内墙板也按照一批进行检验,每批次随机抽查不能1%。
(4)预制内墙板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只要一项不满足要求,则视为不合格。
(5)通常情况下,预制内墙板模板在安装过程中,的粘结剂质量
预制外墙施工
(3)预制内墙板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是轻质隔墙板施工事前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预制内墙板的数量非常多,为提升检验效率,案例工程以1000块为一个批次进行检验,不足1000块的预制内墙板也按照一批进行检验,每批次随机抽查不能1%。
(4)预制内墙板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只要一项不满足要求,则视为不合格。
(5)通常情况下,预制内墙板模板在安装过程中,的粘结剂质量和施工质量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在具体施工时,要尽量采用厂家提供的粘结剂。
预制楼面板的吊装施工流程
1. 预制楼面板进场
2. 预制楼面板按图放线
3. 安装固定件
4. 预制墙板模板铺设
5. 混凝土浇筑
6. 机电线盒安装
7. 预制楼面板就位
8. 预制楼面板起吊
(1)预制楼板的进场
1)预制楼板的进场时,需要对预制构件资料、外观质量、吊点进行检查,特别对吊点着重检查,防止吊装时出现吊点损坏,导致物体打击。
2)预制楼板构件存放处,场地堆放构件需要夯实平整,防止因地面不平导致构件坍塌事故。同时构件堆放需要满足同型号、同规格进行分类堆放。注意带肋底板应采用板肋朝上堆放的方式,不可以进行倒置堆放,同时各层预制带肋板下部应设置垫板,垫板需要上下对齐,不得脱空,堆高层数应小于7层,并且要制定加固措施。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为了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无论哪种结构体系形式都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和连接,其中构件节点的连接是施工的要点。
1. 节点连接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当前装配式建筑节点的连接方式主要是干连接和湿连接,干连接的方式有预应力压接、牛腿连接、榫式连接、套筒连接、焊接及螺栓连接等。干连接由于其不需粘结剂,因此施工周期短,作业速度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湿连接主要有现浇连接、浆锚连接和灌浆拼接等。湿连接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似,整体性好,刚性和延性较高,其抗震性和承载能力均较高。
2. 当前阶段节点连接存在的不足
干连接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整体性、塑性及恢复性较差,尤其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破坏;湿连接由于采用了现场浇筑,需要养护等工作,增加了施工周期。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特征1)精细化的流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更加的以及精细化,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逐渐朝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2)模数化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中将部品、构建、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采用对建筑模数的控制,将模数化转换为模块化组合,以使设计标准化。
3)一体化的配合。对设计成果进行了优化处理,这就需要和各个以及构配件厂家进行有效合作,以此实现相关组织工作和预制构件之间的一体化。
4)化的成本。将建筑的设计成果作为构件在生产以及加工中的凭据,预制构件不同其拆分方案在相同装配率的基础上其所投入的成本之间的差异较大。通常,科学的建筑方案其成本控制也就更加准确。
5)信息化的技术。在建筑设计当采用BIM,BIM技术主要就是对建筑的功能以及物理、几何信息采用数字信息的方式呈现,以此来实现对建筑整个寿命过程中的运行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支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