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吊架应根据设计要求制造
1.抗震支吊架按设计要求制作。构件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3mm。2.手动切割线与料线偏差不大于2mm,半自动切割不大于1.5mm。3.端面垂直度不大于工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2mm。4.吊钩螺栓孔应采用电钻或电钻加工,不得用火焰切割。孔的加工偏差不得超过其自由公差。5.吊钩和钩扣(U形)由扁钢制成。圆形部分应光滑均匀,尺寸应与管道外径一致。6.滑动或滚动支吊架
抗震支架供应商
抗震支吊架应根据设计要求制造
1.抗震支吊架按设计要求制作。构件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3mm。2.手动切割线与料线偏差不大于2mm,半自动切割不大于1.5mm。3.端面垂直度不大于工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2mm。4.吊钩螺栓孔应采用电钻或电钻加工,不得用火焰切割。孔的加工偏差不得超过其自由公差。5.吊钩和钩扣(U形)由扁钢制成。圆形部分应光滑均匀,尺寸应与管道外径一致。6.滑动或滚动支吊架在处理后应防止划伤或损坏。7.抗震支吊架角焊缝应完全光滑,焊脚高度不小于薄壁件厚度的1.5倍。必须纠正焊接变形。
机电抗震支架有哪些使用优势?
机电系统中线路数量巨大、规格型号也很复杂、使用功能也各有不同。机电系统在日常工作时,机电管道在重力满负荷运转时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将管道固定在结构上是整个机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
当突发时,机电系统管道在设防烈度的作用下能否保证不损坏,以及有些生命线系统能否保证正常运转,也是关乎到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机电管线及设备的力进行计算,并对管线及设备与建筑构体的连接进行抗震加固并对其进行抗震验算,使机电管线及设备与建筑结构体建立可靠连接,可将机电管线及设备承受的作用全部传递到结构体上,抗震支架使其遭遇到设防烈度的影响后能迅速恢复运转。 进而达到减少和尽量避免次生灾害、尽快恢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目的。抗震支架其主要的设计步骤是对管道及设备进行布点→逐一力学计算及选型→逐点验算直至各点均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同时,抗震支架设备组合式构件,装配式施工,无复杂工序,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施工周期短,且整齐美观环保。材料预算准确,适应广泛,便于后期维护。
那么加强抗震支撑需要注意什么呢
1、水平直管两端应设置横向抗震加强缝。
2、当两个横向抗震加固节点之间的距离超过设计距离时,应在中间增加一个横向抗震加固节点。
3、每条水平直管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加强节点。当两个纵向抗震加固节点之间的距离超过设计间距时,应按要求的间距依次增加纵向抗震加固节点。
4、抗震加固节点斜撑与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0.1m。
5、对于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相邻两个加强点之间允许有纵向偏移,水管和钢丝套管不应超过横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道、电缆梯、电缆槽不应超过其宽度的两倍。
6、横向抗震加强缝应设置在弯头0.6m范围内的水平管道上。如果斜撑直接作用在管道上,可以作为管道另一侧的纵向抗震加固节点。
7、水平管道通过垂直管道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道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道至垂直管道600mm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支撑,垂直管道底部距地面150mm以上时应设置抗震支撑。
8、所有抗震加固节点必须与结构主体可靠连接,管道穿越建筑物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
9、安装柔性补偿器和伸缩缝的水平管道两端必须设置横向和纵向抗震钢筋节点。
如何检查预埋槽钢的综合管廊成品支架?
预埋槽钢预埋前,应检查预埋槽钢的综合管廊成品支架、品种、规格、数量是否符合本工程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预埋件的尺寸和质量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查。沟槽预埋件应检查沟槽内泡沫是否完好,并按预埋件的品种、规格、数量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
综合管廊成品支架绑扎完毕后,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各预埋槽钢的桩号及标高,并安排测量人员测量放线,标出各预埋件的具体的位置及与底板对应的高度,然后将预埋件与钢筋主筋点焊固定,确保预埋件安装准确。焊接时注意电流,防止过大电流损坏预埋槽钢。
(1) 根据管廊断面尺寸,根据图中预埋件点位布置的位置、种类、数量要求,埋设预埋件;
(2) 预埋件与墙体构件的边距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3) 预埋件定位偏差应满足以下要求:标高偏差不大于10.0mm,轴线与边墙轴线偏差不大于10.0mm,左右偏差不大于20.0mm;
(4) 检查预埋件定位后,质检员检查并记录;
(5) 预埋件就位后,应与墙体钢筋点焊固定,并用模板辅助固定。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预埋槽钢应在底板和侧墙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根据预埋件标记位置,将预埋槽钢点焊固定在管廊侧墙钢筋主筋上。安装时用铅锤测量预埋槽钢的平直度,待预埋槽钢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模板施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