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热处理通过对工件表层的加热、冷却、改变表层组织结构,获得所需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件的表面热处理,可获得表面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而保留心部的韧性和塑性,提高工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温正火是将普通碳钢材加热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与普通正火相同。如对一些轴类、齿轮和承受变向负荷的零件,可通过表面热处理,使表面具有较高的抗磨损能力,使工件整体的能力大大提高。表面热处理主要的内容
零件加工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通过对工件表层的加热、冷却、改变表层组织结构,获得所需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件的表面热处理,可获得表面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而保留心部的韧性和塑性,提高工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温正火是将普通碳钢材加热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与普通正火相同。如对一些轴类、齿轮和承受变向负荷的零件,可通过表面热处理,使表面具有较高的抗磨损能力,使工件整体的能力大大提高。表面热处理主要的内容是钢铁的表面淬火,可分为火焰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碳氮共渗
1)碳氮共渗根据使用介质的物理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气体碳氮共渗, 液体碳氮共渗、固体碳氮共渗3类。
2)根据共渗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低温 (500℃~600℃),中温 (700℃~800℃) 和高温 (900℃~950℃) 碳氮共渗3种。其中低温碳氮共 渗即目前广泛应用的软氮化法,其表层主要以渗氮为主,用以提高模具零 件的表面性和抗咬合性; 中温碳氮共渗,其目的与渗碳相似,主要是 提高模具零件的表面硬度,它与渗碳相比,将使零件具有更好的性和 性能; 高温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由于氮的渗入促进碳的渗入,使共渗速度较快,保温4~6h可得到0。在我国热处理厂家中以中温气 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氮碳共渗应用较广。
碳氮共渗中温气体碳氮共渗
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介质实际上是渗碳和渗氮用的混合气体。目前在 热处理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是在井式气体渗碳炉中滴入煤油,使其热分解出 渗碳气体,同时向炉中通入氨气。固体渗碳是将工件和固体渗碳剂(木炭加促进剂组成)一起装在密闭的渗碳箱中,将箱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渗碳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使活性碳原子渗人工件表面的一种早的渗碳方法。在共渗温度下,煤气与氨气除了单独进 行渗碳和渗氮的作用外,它们相互之间还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活性碳、氮 原子。

退火热处理
304不锈钢
退火
SUS304不锈钢薄板形变硬化及退火软化 SUS304是一种 18-8 系的奥氏体不锈钢,通常用作冲压 垫圈类紧固件。由于其冲压在各部分材料的形变程度各不相同,大约在 15%~40% 之间,因此材料的加工硬化程度也有差异。 SUS304不锈钢薄板冷加工以后,微观上滑移面及晶界上将产生大量位错,致使点阵产生畸变。顾名思义,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畸变量越大时,位错密度越高,内应力及点阵畸变越严重,使金属变形抗力和强度、硬度等随变形程度而增加,塑性指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降低。 当加工硬化达一定程度时,如继续形变,便有开裂或脆断的危险,成形后其残余应力极易引起工件自裂。在环境气氛作用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工件会自动产生晶间开裂(通常称为“季裂”)。故在 SUS304 不锈钢冲压成形过程中,一般都必须进行工序间的软化退火, 即中间退火,以消除残余应力,降低硬度,恢复材料塑性,以便能进行下一道加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