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维护
1、正确使用
(1)开用压力容器,一定检查各阀门的开关状态,压力表的数值,安全阀和报警装置的灵敏性。
(2)在开关进出口阀门时,要核实无误后才能动作,千万不能搞错。
(3)向容器内加物料时,对投料数量,品种的顺序,间隔时间和工艺条件等,一定符合工艺要求,杜绝性质相抵触的物料骤然混合引起剧烈反应。
填料塔厂供应
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维护
1、正确使用
(1)开用压力容器,一定检查各阀门的开关状态,压力表的数值,安全阀和报警装置的灵敏性。
(2)在开关进出口阀门时,要核实无误后才能动作,千万不能搞错。
(3)向容器内加物料时,对投料数量,品种的顺序,间隔时间和工艺条件等,一定符合工艺要求,杜绝性质相抵触的物料骤然混合引起剧烈反应。
(4)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应缓慢进行,使容器有一个预热过程和平衡升降1压过程,严防使容器发生骤冷骤热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
(5)严禁压力容器超压、超温和超负荷运行,因为这属于冒险作业,危险性很大。
(6)经常查看压力表、流量表和温度表的数值,发现数值偏高偏低应及时调整,保持相对稳定。
(7)定时巡回检查,检查重点内容是:
①查工作介质的压力、温度、流量,液面和成分是否在工艺控制指标范围以内;
②查看各法兰接口是否渗漏,容器外壳有无局部变形、鼓包和裂纹;
③测量容器壁温,有无超温的地方;
④测听容器和管道内介质流速情况,判断是否畅通;
⑤检查容器和管道是否振动。
(8)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如果发生以下严重威胁安全生产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保安措施,并通知有关紧急停止运行:
①容器发生超温、超压、过冷或严重泄漏情况之一时,经采取各种措施仍无效果,并有恶化的趋势时;②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危及安全运行时;③容器近处发生火灾或想了设备管道发生故障,直接威胁到容器安全运行时;④安全附件失效,接管断裂,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时。我们在之前的一期详细介绍过化工静设备,那这期就一起来看一看化工动设备都有哪些。紧急停止运行的操作步骤:切断进料和蒸汽阀门,打开排空阀,使压力和温度降下来。
设备的运行安全
1.作为生产的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巡回检查,每天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设备异常问题,必须及时发出异常情况反馈单,并就存在的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整改。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作为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就该做到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而其它的相关部门(比如安全管理部门)应每月组织一次综合安全大检查,并不定期检查设备运行及安全管理状况。
2.作为操作人员必须掌握设备操作的“四懂、三会”;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并做好记录。设备润滑应严格按“五定”、“三过滤”执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将班内所有情况交接清楚;经常擦拭设备的各个部件,使其无油垢、无漏油,运转灵活,及时消除设备的跑、冒、滴、漏。指主要作用部件为运动的机械,如各种过滤机,破碎机,离心分离机、旋转窑、搅拌机、旋转干燥机以及流体输送机械等。
3.作为维修人员应主动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并定时、检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维修或操作人员发现设备不正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或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情况必须详细如实地记录,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出口石油化工设备
国内目前高技术含量的石化和化工设备,尤其是关键设备和设备,出口比例严重偏低,出口产品结构亟需优化。为此,有关建议,一是要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鼓励大型成套设备“走出去”。(三)压力容器中应当充满液体,滞留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应当排净。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项目中,就包括由寰球工程公司总承包的缅甸化肥厂项目,项目金额1.95亿美元;二是切实提高行业的自主能力和产品科技水平,增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设备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推动出口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增强企业自主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五是加强安全、环保、节能设计,并获得相关以突破壁垒限制。
目前国内一些骨干设备制造企业对产品出口的态度还比较保守。U形管式换热器,克服了固定管板式和浮头式换热器的缺点,但在U形拐弯处很难清洗干净,更换管子较为困难,特别是管板中心部的U形管,泄漏后只能堵管,要想更换管子必须从管板处全部切除,造成很大浪费。如南京化工机械厂基本不直接经营出口业务,今年初该厂出口印度的世界上目釜流程聚酯设备,也是通过纺织工业设计院总承包采购出口的。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有部分化工容器出口美国、中东、苏丹和日本等和地区,去年出口美国的用于海洋钻井平台油气处理的13台关键压力容器,总价值近1亿元。但总体而言该公司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国内,其目前承接的国内订单已排到了2009年,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如何开拓国外市场还没有太多的考虑。这种状况存在的隐忧是,一旦国内高速增长的石化项目投资出现降温,设备制造企业有可能错失当前的出口主动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