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开发动向
目前,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是纳米材料在基体中均匀分散的方法。复合方法、复合效果、复合规律和复合机理的研究;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和技术为环氧涂料、胶粘剂、电子材料、塑料、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发展增加了高科技含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必将给环氧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带来巨大变化。
⑦蔗糖基环氧单体和环氧化合物
通过对辛氧基
阻燃环氧树脂报价
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开发动向
目前,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是纳米材料在基体中均匀分散的方法。复合方法、复合效果、复合规律和复合机理的研究;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和技术为环氧涂料、胶粘剂、电子材料、塑料、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发展增加了高科技含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必将给环氧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带来巨大变化。
⑦蔗糖基环氧单体和环氧化合物
通过对辛氧基辛基蔗糖(OAS)和辛氧基丁烯基蔗糖(OCS)的环氧化反应,分别制备了两组蔗糖基环氧单体——环氧丙基蔗糖(EAS)和环氧丁烯基蔗糖(ECS)。合成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新的环氧单体是结构异构体和不对称异构体的混合物,每个蔗糖分子含有不同量的环氧基团。EAS和ECS可以被制备成平均每个蔗糖分子具有1至8个环氧基团的环氧化合物。
由二亚三胺(DETA)固化的蔗糖基环氧聚合物在约320℃开始降解,可粘合铝、玻璃和钢。相对搭接剪切试验(ASTMD100294)表明,DETA固化的环氧烯丙基蔗糖平均每个蔗糖分子含3.2个环氧基(EAS-3.2),其固化产物与双酚A型二缩水甘油醚相比呈弹性键合,而DETA固化的ECS-7.3性能优于DGEBA和EAS-3.2。所有基于蔗糖的环氧树脂都可以交联、固化并溶解在水、、四氢糠基、和二氯L-烷烃中。
环氧树脂在桥面铺装防水层中的应用研究
渗透试验。良好的防水性能是醉路面的关键性能之一。因此,采用渗透试验来测试环氧胶粘层的防水效果。在该试验中,将不同量的环氧树脂施加到清洁过的牛皮纸上,并在室温下固化10天。牛皮纸完全固化后,用路面渗水仪检测牛皮纸在50Cm水柱下30分钟后的透水性。
可以看出,三种环氧树脂的防水效果一般在300g/m2,b、c底部牛皮纸潮湿,说明用量不足,防水效果不好。当环氧树脂用量增加到400g/m2或以上时,三种环氧树脂的防水效果均满足要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根据桥面的具体环境条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采用合适的掺量,但掺量不应小于300g/m2。
防水粘结层的性能测试及结果
我国对桥面防水粘结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其他学者以及《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和《道桥用防水涂料》的研究经验,粘接强度试验和剪切强度试验常用于测试粘接层的性能。在实际道路条件下,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和荷载因素都会影响防水粘结层的性能。本试验研究了原材料因素对防水粘结层路用性能的影响。选择篇中原材料性能良好的环氧树脂作为试验对象,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案:①采用4种不同的环氧用量;(2)设计有无砾石的防水粘结层方案。与常规树脂沥青复合体系的EBCL层不同,本次试验方案是基于国内几座桥梁的摊铺方案,添加粒径为0.6-1.18 mm、掺量为0.3-0.8kg/m2的碎石,本次测量碎石为0.8kg/m2。以此作为对比,研究了环氧树脂用量和碎石添加量对环氧防水粘结层性能的影响。
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发展
郑亚萍利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对环氧树脂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纳米粒子与环氧树脂的均匀混合是通过分散剂实现的。本发明解决了纳米粒子因粒径过小而容易团聚的问题。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这是由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羟基的存在和界面强的分子间作用力。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改性体系中纳米粒子为分散相,环氧树脂为连续相。纳米颗粒以第二聚集体的形式更均匀地分散在树脂基质中。由于其良好的附着力,在受到冲击时可以吸收冲击能量,从而达到增韧的目的。傅万里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纯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发现前者的断裂为光滑脆性断裂形态,而后者的断裂为骨状,表现为韧性断裂形态。这是因为纳米刚性粒子作为复合材料体系中的应力集中体,不仅能引起银纹,而且能终止银纹。同时,由于纳米粒子的强刚性,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遇到纳米粒子时会发生偏转或偏转吸收能量,达到增韧的目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可以大大改善环氧树脂的冲击和拉伸性能。7.热致液晶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TCLP)液晶聚合物是一种分子中含有液晶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液晶根据其物理条件可分为溶致液晶和热致液晶。用热致液晶TCIP增韧环氧树脂不仅能提高其韧性,而且能保证环氧树脂的其他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不降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