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蚁和兵蚁无翅,虽有两1性,但生育能力早期即受抑制,某些种类的工蚁或兵蚁可再分为双态或多态。据测定,浙江诸暨保和乡某铜矿区的上述两种土栖白蚁的虫体含铜量很高,黄翅大白蚁的虫体为191ppm,黑翅土白蚁的虫体为193ppm。工蚁在群体中数量多,约占80%以上,体柔软,除某些高等白蚁外,几乎无色素,无眼或仅存痕迹,在群体中担负取食、筑巢、修路、运卵、抚育幼蚁、饲喂蚁后、兵蚁和幼蚁等
灭白蚁公司
工蚁和兵蚁无翅,虽有两1性,但生育能力早期即受抑制,某些种类的工蚁或兵蚁可再分为双态或多态。据测定,浙江诸暨保和乡某铜矿区的上述两种土栖白蚁的虫体含铜量很高,黄翅大白蚁的虫体为191ppm,黑翅土白蚁的虫体为193ppm。工蚁在群体中数量多,约占80%以上,体柔软,除某些高等白蚁外,几乎无色素,无眼或仅存痕迹,在群体中担负取食、筑巢、修路、运卵、抚育幼蚁、饲喂蚁后、兵蚁和幼蚁等工作,(见社会行为)。兵蚁头部有圆形、卵圆形、近乎方形或长方形等,有色素,高度骨化,上颚发达,根据上颚形状,可分上颚兵与象鼻兵两大类,无眼或仅存痕迹,专司捍卫群体,约占群体的5%左右,少数种类缺兵蚁。繁殖蚁头圆形或卵圆形,有一对复眼,复眼的背方或背前方有一对无色透明的单眼,触角9~32节,念珠状,咀嚼式口器。胸、腹部黄至暗棕色,没有如蚂蚁的“狭腰”。翅膜质,不飞时平叠于体背,超过体长,前后翅略等,靠近翅基有一横缝,称为“肩缝”,飞翔脱翅后,翅基部残存翅鳞。原始繁殖蚁通常一对,是由有翅成虫经群飞、脱翅配对后发展而来,俗称蚁王和蚁后,它们居住在特定的“王室”里,专司交配产卵。蚁王体形变化不大,色泽加深;蚁后的腹部因怀卵逐渐变得异常膨大,如黑翅土白蚁蚁后体长可达8厘米。蚁后产卵能力高,某些土白蚁一昼夜能产卵4000~5000粒,多的可达1~2万。在家白蚁和散白蚁属的群体中,都曾发现一王多后或多王多后现象,此种情况以出现补充型繁殖蚁时为常见。
区别蚂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白蚁当作蚂蚁,或俗称“白蚂蚁”。实际上白蚁和蚂蚁在昆虫纲的分类体系中,它们分属蜚蠊目和膜翅目的昆虫。
白蚁是一种有二亿五千万年生存历史的昆虫;有翅成虫的前后翅几乎等长,翅长超过身体;工蚁、兵蚁大多淡白色或灰白色,其胸腹间交接部分宽度变化不大,眼睛退化畏光,行隐蔽活动:食料为木质纤维素类物质,不贮粮;属不完全类昆虫。GeorgeBeccaloni说:“在动物学中,一个‘目’这么大的类群的分类地位就这样改变,是很罕见的。而蚂蚁仅有六千万年生存历史;其有翅成虫的前翅大于后翅;多为黄色、褐色、黑色或桔红色,其胸腹间有明显细腰节,不怕光,多在露天场所活动;以肉食性或杂食性为主,有贮粮习惯;属完全类昆虫。
从昆虫的进化史来说,白蚁是一种比较古老而原始的昆虫类,与蟑螂的关系相接近,算得上是昆虫界的老祖先之一,而蚂蚁则与蜜蜂的关系较为接近。然而,一个新研究却将白蚁划入了蟑螂的家族,构成了等翅目(Blattodea)下的新的一个科——白蚁科(Termitidae)。二者之间从形态、进化、食性等方面都相差尚远。而与人类的生存年代相比,白蚁更堪为群落生活古老的1者,称为营群落生活的鼻祖。
白蚁分飞的有翅成虫不会咬人,不具有毒性,也不会传播疾病,市民大可不必惊慌。在白蚁分飞期时,建议先做应急处理:
1:人工捕杀。如用拍、打的方法及时杀1死飞出的白蚁,或将飞出来的白蚁扫来集中在一起,用水淹的方式集中灭杀。
2:采用专1用白蚁直接杀灭。
3:避免白蚁入室筑巢。周围或隔壁邻居家发生白蚁分飞时,应及时关闭门窗,避免引来白蚁入室筑巢。一旦发现有白蚁成虫飞入室内,即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灭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