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完全依据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技术要求设计、制作;
2 判断移液器的密合性是否合格;
3 设计新颖,占地空间小,操作方便;
4 1大负压可达到负0.06MPa(即0.6Bar)以上;
5 设备可在0至付0.06MPa之间任意调节;
.移液器首先应依据ISO8655及“移液器检定规程”JJG64
单道移液器泄露检测
1 完全依据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技术要求设计、制作;
2 判断移液器的密合性是否合格;
3 设计新颖,占地空间小,操作方便;
4
1大负压可达到负0.06MPa(即0.6Bar)以上;
5 设备可在0至付0.06MPa之间任意调节;
.移液器首先应依据ISO8655及“移液器检定规程”JJG646要求,置于符合标准要求的环境内至少2小时;
.开始检测前,应上下推动移液器的取液按钮,使活塞在活塞套内上下反复移动数次;
针对于可变量程移液器密合性检测的要求
本段将重点介绍针对于可变量程移液器密合性检测的一些要求!目前主流移液器的活塞与活塞套之间的密封,主要使用硅脂进行密封,使用硅脂进行密封的好处在于:
. 可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硅脂自身的特性能够地弥补活塞与活塞套之间可能存在的极细微的间隙,使得活塞与活塞套之间基本达到完全密封;
但正因为如此,对于可变量程移液器其活塞与活塞套之间的密合性检测也不同于固定容量移液器的密合性检测。给移液器上安装相应的吸液嘴,对移液器的枪头进行预洗,在移液器校准记录表上记录当前的环境温湿度。对于可变量程移液器活塞与活塞套之间密合性的检测,可依据可变量程移液器校准标准进行,即应分别在10*0%标称量程、50%标称量程以及10%标称量程处分别对其密合性进行检测,只有当这三个取样点的密合性均达到要求,才能判断该移液器密合性是合格的。
那么是否可以说,之所以没有这些详细的规定正是因为移液器密合性检测不重要呢?当然不可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移液器密合性检测的必要性。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移液器的工作原理!无论是常见的手动移液器还是现在渐渐兴起的电动移液器,其基本原理均是通过活塞在活塞套内的移动,使活塞套内与外界产生一个大气压差,并借助于这个压力差将待转移的液体吸入移液器管嘴内——这就是取液的过程;5将吸液嘴流液口靠在天平秤盘上的烧杯内壁,并与其成大约45°角,缓慢地把按钮按至停止点,等待1s~2s后再将按钮完全按下,然后将吸液嘴沿着称量杯的内壁向上移开。同样通过活塞在活塞套内的运动来压缩活塞与之前吸入的液体之间的空气,可使得的液体被排出移液器管嘴进入目标容器——这就是排液的过程,这两个关键过程边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液体转移过程,因此可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发生气体泄漏,则取液与排液均要受到影响。
2.3 校准条件
2.3.1 校准环境:移液器应在室温为(20±5)℃之间,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的条件下进行;
2.3.2 校准介质:使用超纯水,提前24h放入实验室内,使其温度与室温温差不得大于2℃;
2.3.3 校准设备:主要设备必须经法定技术机构鉴定合格且在鉴定周期内。电子天平(测量范围200g;分度值0.1mg);温湿度表;1校准环境:移液器应在室温为(20±5)℃之间,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的条件下进行。温度计(测量范围(0~50)℃;分度值0.1℃);烧杯(50ml)1个;烧杯(100ml)1个;定性滤纸若干小块(经恒温处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