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较多、条件各异,从火灾蔓延角度看,主要有热辐射、热对流、风向与风速、外墙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开口面积大小、室内堆放的可燃物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室内消防设施情况、消防扑救力量等。在综合考虑满足扑救火灾需要,防止火势向邻近建筑蔓延扩大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基础上,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汽车库、修车库、
消防设施操作员分数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较多、条件各异,从火灾蔓延角度看,主要有热辐射、热对流、风向与风速、外墙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开口面积大小、室内堆放的可燃物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室内消防设施情况、消防扑救力量等。在综合考虑满足扑救火灾需要,防止火势向邻近建筑蔓延扩大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基础上,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等对各类建(构)筑物、堆场、贮罐、电力设施等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作了具体规定。

气体灭火系统
1. 气体灭火系统手动与自动转换开关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楼)面1.5m。
2. 气体灭火系统中喷头的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 m;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 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 m,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 m。
3. 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4. 同一规格的灭火剂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mm,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0mm。
5. 选择阀操作手柄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主要是氧,它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普遍的。此外,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氟、等。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后,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
学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更多的消防常识
消防联动控制器是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组件。它通过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火灾报警信息,按预设逻辑对自动消防设备实现联动控制和状态监视。消防联动控制器可直接发出控制信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现场的受控设备。对于控制逻辑复杂,在消防联动控制器上不便实现直接控制的情况,通过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如防火卷帘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等)间接控制受控设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消防联动控制器已发展成为型
式多、功能强、品种全的智能型系列化产品,能够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工程应用的需求,并可对不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相关消防设施进行控制和状态监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