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能回收的优化
当前,有关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能回收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以推动空调系统的冷热能回收效率,在保障能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节能目标。通过对排风余热的回收,可更好地应用排风能量,对新风进行预冷或者预热,减少负荷量,实现空调系统节能;排风余热的回收可以分为全热回收及显热回收两大部分,回收设备一般为板翘式全热交换器、转轮式全热交换器、板式显热交换器。为保证车间空
无尘室施工
冷热能回收的优化
当前,有关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能回收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以推动空调系统的冷热能回收效率,在保障能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节能目标。通过对排风余热的回收,可更好地应用排风能量,对新风进行预冷或者预热,减少负荷量,实现空调系统节能;排风余热的回收可以分为全热回收及显热回收两大部分,回收设备一般为板翘式全热交换器、转轮式全热交换器、板式显热交换器。为保证车间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空调送风系统设置有自动故障报警系统。
2.3悬浮微粒(Airborne particles)
空气介质中的微粒,粒径小于10μm的固体或液体粒子,亦称总悬浮颗粒物。洁净室工程就是要净化掉这些杂质,应用于对净化有要求的一些精密仪器或产品生产的洁净空间。
【参考】 微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其性质、吸入量及其粒径大小有关。空气动力学粒径大于10μm的粒子基本上被阻于人的鼻腔;大于2μm、小于10μm的粒子约有90%可进入并沉积在呼吸道的各个部位,10%可以达到肺的深部,
并沉积于肺中;小于2μm的粒子100%可以吸入肺部,其中0.3~2μm的粒子几乎全沉积于肺部而不能呼出。
【参考】 气溶胶(Aerosol)是指含有分散相悬浮微粒的空气介质,是一种分散体系。从气溶胶力学角度考察,其大小可为10-7~10-1cm;但通常是指10-7~10-2cm。
【参考】 生物气溶胶(Bioaerosol)是指空气环境中弥散的生物介质(活粒子、过敏素、毒1素或微生物)
【参考】 ISO定义:气溶胶是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体与液体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
18
7.2净化空调系统中,应有对下列参数进行监测的措施:
1 室内外温度、湿度;
2 空气过滤器进出口静压差的超限报警;
3 表冷器出口的冷水温度;
4 表冷器出口空气温度、湿度;
5 空调器出口空气温度、湿度;
6 加热器进出口的热媒温度和压力;
7 风机、水泵、加湿器、加热器等设备启停状态。
[检查方法]
1 检查图纸:检查图纸电气自控部分,是否设置有上述参数监测的措施。
2 目检:现场勘查净化空调系统是否有上述监测的措施。
3 模拟实验:检查监.控装置的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如将加湿器手动关闭,当室内相对湿度设计要求时,加湿器是否自动开启或系统报警。
[结果处理] 未设置上述参数自动监.控措施或已设置但不具备相应功能时,为重要缺陷。应增设或检修自动监.控装置。
洁净室
8.1洁净室四壁的所有连接部位缝隙均应胶封,不得在其上开有各类检查口。不宜有裸装的各类管道。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8.2除走廊外,洁净室内风口应上送下回。室宽4m以上回风口应两侧布置。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不符合要求时,使用中应加强涡流区监测,无回风口侧不应布置生产线。
【参考】美国《制药工程指南》第三卷《无菌生产设施》明确指出排(回)风口应在地面附近,即“排风格栅位置应处于低气流区域”。
8.3当局部5级送风面面积大于等于室面积的1/12时,万级背景区不用设送风口。当设送风口时,或上述比例<1/12应设送风口时,该送风口气流不能对5级区造成影响,应在5级区周边设较长的垂帘或尽可能封闭5级区。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并测量。1966年制定的美国联邦标准209a和1974修订的209b规定:“洁净室工程的噪声控制在可能进行必要的通话,满足操作或产品的要求,并使人员保持在舒适和安全的范围内”。
(作者: 来源:)